在夏季,有时会发现栀子花新梢上有大量白色有翅小飞虫,很有可能就是白粉虱的危害,白粉虱通常以幼、若虫固定在叶背上吸汁,危害严重时则引起枯梢,且其分泌的蜜露会诱发烟煤病!
【1】白粉虱的识别特征:
成虫体长1-1.5毫米,翅及胸背披白色粉,停息时翅合拢成屋脊状,翅脉简单。卵长0.2毫米,长椭圆,基部有柄,初产淡绿,披有白色粉,近孵化时变褐。若虫体长0.8毫米,淡绿,体背有长短不齐的蜡丝。
【2】白粉虱的危害特点:
成虫和若虫吸食植物汁液,被害叶片褪绿、变黄、萎蔫,甚至全株枯死。此外,由于其繁殖力强,繁殖速度快,种群数量庞大,群聚为害,并分泌大量蜜液,严重污染叶片和果实,往往引起煤污病的大发生。
【3】白粉虱的发生规律:
成虫具有趋嫩性,总是随着植株的生长不断向顶部嫩叶产卵,一年可发生3—4代,能孤雌繁殖,世代重叠。由于繁殖迅速,迁飞能力强,易于传播,所以各地应掌握在越冬代成虫产卵期至一龄幼虫为防治重点。
【4】白粉虱的防治方法:
1、农业措施:加强栽培管理,结合补修剪,剪除病虫枝、密生枝,使园内通风透光,搞好排水,减少氮肥使用量,增施磷、钾肥。
2、使用淇林植茹或广正兑水200斤喷施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