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大叶黄杨为卫矛科卫矛属灌木植物,阳性树种,喜光、耐阴、耐旱、耐寒,要求暖湿润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萌生性适应性强。极耐整形修剪。
水肥管理
(1)浇水 大叶黄杨喜湿润环境,并视天气情况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而不积水为宜。夏天气温高时也应及时浇水,并对其进行叶面喷雾,需要注意的是夏季浇水只能在早晚气温较低时进行,中午温度高时则不宜浇水,夏天大雨后,要及时将积水排除,积水时间过长容易导致根系因缺氧而腐烂,从而使植株落叶或死亡。
入冬前应于10月底至11月初浇足浇透防冻水;3月中旬也应浇足浇透返青水,这次水对植株全年的生长至关重要,因为春季风力较大且持续时间长,缺水会影响新叶的萌发。
(2)施肥 大叶黄杨喜肥,在栽植时应施足底肥,肥料以腐熟肥、圈肥或烘干鸡粪为好,底肥要与种植土充分拌匀,若不拌匀,种植后根系会被灼伤;在进入正常管理后,每年仲春修剪后施用一次氮肥,可使植株枝繁叶茂;在初秋施用一次磷、钾复合肥,可使当年生新枝条加速木质化,利于植株安全越冬。在植株生长不良时,可采取叶面喷施的方法来施肥,常用的有0.5%尿素溶液和0.2%磷酸二氢钾溶液,可使植株加速生长。
黄杨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叶片油亮翠绿,观赏性佳,在城市绿化中被广泛应用,常作绿篱、大色块造型或其它立体造型。但在栽培管理中常发生一些病虫害,危害植株的正常生长,常见的病虫害极防治方法如下:
黄杨枝枯病一般危害黄杨的枝干部或根茎部,它是由枝干部位炭疽的轮纹坏死斑引起,发病的枝条上面呈现点片状的斑块,发病后,枝条上部的嫩梢叶片发生青枯。在高温多湿季节,斑块逐渐环移侵染,当病斑侵染枝干一周,病部以上黄杨叶片、嫩枝由上向下开始萎蔫枯死。如果病斑只危害大枝一侧,则有病斑的一侧枝叶发生枯死。
温度高、湿度大时发病重,与夏季的降水量和空气湿度有很大关系。干旱的年份发病轻,遇多雨年份危害加剧。病菌主要借助病残体,依靠土壤风雨传播,通过枝干皮层裂缝入侵,每年四五月份开始发生,夏季危害加重,可造成整条绿篱带1/2植株的枯死。
防治方案:
1、病害发生初期
使用干腐宁1000-1500倍液+植大壮1瓶均匀喷施黄杨的根茎部、枝干和叶面,消灭病菌,防止继续侵染。
2、病害发生严重时
使用干腐宁5-10倍液喷涂枝干,对各类枝干病害特效
3、土壤消毒活化处理
对立地条件差的黄杨更易感染枝枯病,可在根部浇灌“腐菌灵”,活化土壤,激发土壤中有益菌群的繁殖,增强植株的抗病力,使植株恢复强健长势。
黄杨白粉病是大叶黄杨的常见病害,病原为真菌,也可危害其它黄杨类植物。主要发生在叶片正面,病害初发生时,在叶片上散生许多白色圆形小斑,随着病斑逐渐扩大,相互连接,形成不规则的大斑。病害发生严重时,新梢的感病率可达10%。在整个叶片及新梢表面都出现白粉,并引起病部畸形,病叶皱缩,病梢扭曲、萎缩。
白粉病一般在4月份开始发生,以4~6月,9~10月份是两大发病高峰,以秋季发病最重。另外,栽植于树荫下的黄杨发病重,全光照下的植株发病轻;栽植密度大、通风条件差的植株发病重;夏季空气湿度大利于发病;氮肥使用过多容易引起病害发生;温暖干燥利于分生孢子的传播,发病迅速;嫩叶比老叶易感病。
防治方案:
喷药防治:粉锈清+植大壮1000-1500倍液喷施,对白粉病特效。
养护管理:适当修剪,增强通风透光性,不要使植株密度过大;加强肥水管理,通过浇灌植大壮补充植株营养、强健根系,以增强长势,提高植株的抗病抗逆能力。
初期发病时,病菌从叶片的叶肉侵入,使病部出现褐色不规则斑点,开始湿腐状,病健界限不太明显,随病菌的发展,叶片上病斑部位枯黄,生出近同心轮纹状小黑点,直观看去分布很有规律。致叶片提早脱落。 病菌以菌丝体或孢子盘在病枝、病叶组织中越冬。翌年五六月,温度适宜时分生孢子萌发,常从寄主伤口侵入。此病寄生性不强,只能从伤口侵入,发生期比叶斑病稍迟。
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措施,合理密植,及时修剪,增强树势,生长季节可喷施2~3次1.5%磷酸二氢钾溶液。提高抗病能力。
2、及时清理和摘除病残体,集中处理,减少病源。
3、化学防治:可定期喷施淇护(代森锰锌+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600倍液+植大壮1瓶(氨基酸螯合多种微量元素的叶面肥),用于防病前的预防和补充营养,提高观赏性;
发病初期,病初期喷洒淇护300-600倍液,或斑腐淸1000-1500倍液。连用2-3次,间隔4-6天。
分布与危害
大叶黄杨枯萎病是近年来大叶黄杨的常见病害,其特点是发病猛,传染速度快,对绿化效果影响大。这种病虽然顽固,若能采取正确措施,针对病原,多管齐下采取措施还是能够取得令人满意防治效果的。
症状
患病的大叶黄杨最初只是个别枝条的上部叶片青干失水,继而整个枝条和全株叶片枝条呈青枯失水状。发病后期,叶片呈黄白色,染病严重的会导致植株死亡。
病原
病原为存在于土壤中的镰刀菌。
发生规律
病菌多从根部 伤口侵入,也可直接侵入植株。一般5月中旬开始发病,七八两月为发病高峰期,有的植株从发病到死亡不超过一周。
防治方法
1.加强疫情检查,严防带病植株进入非疫区;
2.2.加强水肥管理,提高植株抗病力,栽培地应保持湿润,但不能积水;
3.如发现患病植株应及时将病株拔除并烧毁,栽培地用腐菌灵+旺长根或淇润800倍液浇灌消毒,用量为每平方米5至6公斤,连续浇灌三次,每次间隔5天
黄杨叶斑病包括发生在叶片上的褐斑病、炭疽病、疮痂病等各类叶部斑点状病害。为真菌侵染所致,病害初期,叶片上产生黄色小斑点,严重时病斑连成一片,叶片枯黄脱落。
防治方案:
淇护稀释300-600倍或斑腐淸1000-1500倍液喷施,配合叶面肥植大壮1瓶,一起喷施可起到促进病害恢复,增强植株长势的作用。
黄杨绢野螟危害多种黄杨科植物,它们取食黄杨叶片,大量叶片被啃食的残缺不全,幼虫并吐丝结巢将叶缀合一起,严重时,整株叶片可被吃光,导致黄杨枯死。
北方地区一年发生2至3代,以幼虫在苞中结薄茧越冬,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
防治方案:
普通防治药剂如捕杀净、树虫一次净稀释1000-1500倍,需连续用药1-2次。
黄杨白螨(红蜘蛛)在叶片背面刺吸汁液危害,使叶绿素受损,叶面表现为密集细小的灰白点或灰黄色斑块,危害严重时叶片枯黄脱落,甚至因叶片落光造成植株死亡。
叶螨个体微小,具有超强繁殖能力,一年可多达几十代,5~6月份是第1代幼螨孵化盛期,也是第一个为害高峰期,8~9月份是第二个为害高峰期。高温干旱的条件下,繁殖迅速。
防治方案:
螨虫清1000倍液喷施,重点喷施叶背面,高效杀灭各类螨虫,清除虫卵,快速见效。
高温干旱季节及时灌水,增强植物长势,提高植株抵抗害虫入侵的能力。对当年叶螨发生较严重的植株,冬季结合清园,清除枯叶、落叶以及杂草等越冬场所,消灭过冬雌成虫、卵等,降低虫源基数。
黄杨并非名花珍木,却是园林绿化中不可或缺的树种,园林养护工作也至关重要,掌握常见病虫害,做到“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便可让病害无处藏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