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蝉为危害禾谷类、果树和林木等的昆虫。该虫不仅危害植物,而且还传播植物病毒病,园林中一定要注意对其防治,具体防治要点如下。
【1】显著识别特征:
同翅目,叶蝉科。体长3-15毫米。单眼2个,少数种类无单眼。后足胫节有棱脊,棱脊上有3-4列刺状毛。后足胫节刺毛列是叶蝉科的最显著的识别特征。
【2】危害特点:
以成、若虫吸食汁液为害。早期吸食花萼、花瓣,落花后吸食叶片,被害叶片出现失绿的白色斑点,严重时全树叶片呈苍白色,提早落叶,使树势衰弱。
【3】发生规律:
每年发生4-6代,以成虫在桃园附近的松、柏等常绿树或杂草丛中越冬。第二代3月上中旬先在早期发芽的杂草和蔬菜上生活,待桃树现蕾萌芽时,开始迁往桃树上为害,谢花后大多数集中到桃树上为害。全年桃树上以7-9月份虫口密度最高。9月间发生最后1代成虫,桃树落叶后迁入越冬场所越冬。
【4】防治方法:
发现危害时,推荐使用淇林广正1瓶兑水300斤喷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