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会看见一些植物叶片上长了“痘痘”,其实,这是虫瘿,而形成虫瘿的罪魁祸首是蚜虫。那么,虫瘿会对植物产生危害吗?据了解,虫瘿会影响光合作用,降低植物的观赏价值,对于植物来说,也算是一种病虫害,究竟叶片是如何形成虫瘿的呢?一起来了解!
【1】虫瘿的形成:
虫瘿是瘿瘤的一种,当植物组织遭受蚜虫类昆虫取食或刺激后,细胞加速分裂和异常分化从而形成畸形构造,呈囊状、球状或圆筒状。另一个方面也可以说是寄生生物生活的“房子”。除蚜虫外,介壳虫、象鼻虫、叶蜂、瘿蚊、卷叶娥等,都可使植物造成虫瘿。
【2】虫瘿的危害:
虫瘿危害后,叶片正面隆起虫瘿,形似疮痂病,每片叶片出现1至多个虫瘿,虫瘿周围略有皱缩,促使叶面积减少,光合作用减弱,叶片退绿变黄,生长衰弱,提早落叶,影响到苗木的成长,且虫瘿内寄生着大量的瘤蚜,将会严重影响苗木质量。
【3】如何防止虫瘿的形成:
1. 想要防止虫瘿的形成,首先要从根源下手,在蚜虫发生初期即及时使用药剂防治,可选用淇林广正、齐伐、御蛾任一药剂兑水200-300斤均匀喷施。
2.在虫瘿初发时,将有虫瘿的叶片摘除,及时清理远离植株,并及时将它烧毁,防止扩散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