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栌夏季可赏紫烟,秋季能观红叶,这些特点,完全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可以极大的丰富园林景观的色彩,形成令人赏心悦目的图画,然而在黄栌的养护过程中,却容易受到病虫害危害,缀叶丛螟是危害黄栌的主要害虫之一。
【1】识别特征:
成虫:翅展27-41mm,体红褐色。前翅栗褐色,内横线锯齿形深褐色,中室内有一丛深褐色鳞片,外横线褐色弯曲如波纹,外侧色浅,内外横线之间深栗褐色;后翅暗褐色。雄虫前翅前缘2/3处有一个腺状突起。
成熟幼虫长31-42mm,头壳宽约3mm,头部黑褐色。前胸背板黑褐色,中间有一条浅色纵沟。胴部背线深棕色,宽阔,亚背线与气门线间基色为黑褐色,间有黄褐色斑纹,气门线以下为棕黄至浅黄色,臀板黑褐色。
【2】危害症状:
叶片被取食形成缺刻、焦黄,严重时叶片几乎光秃,树冠上仅剩丝网、叶表皮和碎片。不但使苗木种植成活率下降,影响黄栌正常生长,更会使秋季的红叶观赏效果明显降低。
【3】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于缀叶丛螟幼虫危害时期(7-8月)加强虫害巡查预报,利用幼虫喜聚集在黄栌树冠下外围向阳处枝条和叶片上结网取食的特点,及时剪除缀巢,消除虫源。同样也可利用缀叶丛螟老熟幼虫下树作茧越冬的特点,挖虫茧减少越冬幼虫。
2.物理防治:利用缀叶丛螟成虫有较强的趋光性,在成虫羽化盛期即6月底至7月初于林间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
3.生物防治:保护利用缀叶丛螟的天敌,蛹期可利用真菌寄生,卵期天敌有螳螂类、瓢虫类、蚂蚁类。幼虫寄生性天敌有茧蜂类、姬蜂类等多种,捕食性天敌有山雀、麻雀、灰喜鹊、画眉、黄鹂、白头翁等多种益鸟。施用生物制剂白僵菌防治不同虫龄幼虫。
4.化学防治:利用缀叶丛螟幼虫危害期主要特点检查树冠上部和外围的虫巢和叶片上出现的被啃食成灰白色半透明的网状斑同,于此时期(7月中下旬)进行药剂防治效果最佳。可用淇林树虫一次净一瓶稀释800-1000倍液均匀喷雾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