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杨四季常绿,耐修剪,易造型,是园林中应用极其广泛的常绿灌木之一,黄杨养护过程中,病虫害防治是其不可缺少的一项措施,今天小编就来说说黄杨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要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主要虫害及防治方法
1.大叶黄杨尺蠖
大叶黄杨尺蠖,又名丝棉木金星尺蛾,以幼虫食叶为害,在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的季节为害最为严重。1-3龄幼虫食叶肉使其呈网状,4-6龄幼虫食量大增,初从叶缘开始取食,叶片成大小不等的缺刻状,严重时整个叶片被吃光,幼虫吐丝下垂,迁移其他枝条继续为害。被尺蠖为害过的大叶黄杨树势极差,严重时成片枯死,严重影响其观赏价值。
防治方法:害虫发生期间,使用淇林树虫一次净、广正喷雾防治。
2.蚜虫
蚜虫,又名腻虫、蜜虫等,是最常见的害虫之一。由于大量分泌蜜露,因此也叫蜜虫。蚜虫主要以口器刺吸植物汁液养分,成蚜、幼蚜群聚于叶片、嫩茎、顶芽、新梢上,吸取汁液,引起畸形、皱缩、卷曲、萎蔫,有的形成虫瘿,使植株生长不良,甚至枯萎死亡。蚜虫的分泌物使植株生理作用受阻,容易诱发某些病害和煤污病等,蚜虫传带植物病毒已远远超过自身其取食的为害程度。
防治方法
(1)园林技术防治:铲除杂草,剪除残枝败叶,特别是有虫的叶片。
(2)物理方法:黄色薄型塑料板诱杀有翅蚜。
(3)生物防治:注意保护天敌,如瓢虫、草蛉等。天
(4)发生量大时要及时喷药,推荐药剂淇林植茹。
3.叶螨
叶螨也叫火龙虫、红蜘蛛。常聚集在叶片背面,成虫、若虫用口器刺入叶内吸吮汁液,常造成大叶黄杨叶片绿素受损,叶片密集细小的灰黄点或斑块,严重时叶片枯黄脱落,甚至因叶片落光造成植株死亡。
防治方法:
(1)搞好预测预报,及时检查叶面叶背,发现叶螨在较多叶片为害时,应及早用药,推荐使用淇林少葆。防治早期为害,是控制后期猖獗的关键。
(2)去除病虫枝及清除杂草,集中烧毁。
(3)夏季螨量不影响树木生长时,可喷清水冲洗。
(4)保护天敌,如瓢虫、草蛉等。
4.日本龟蜡蚧
日本龟蜡蚧,同翅目,若虫和雌成虫刺吸枝、叶汁液,排泄物常诱致煤污病发生,削弱树势,重者枝条枯死。大面积发生时树枝叶上布满虫体,枝条上附着雌虫远看像下了雪一样,若虫在叶上吸食汁液,排泄物布满全树,造成了树势衰弱,也严重影响了绿化景观。
防治方法
(1)做好苗木检疫。
(2)保护天敌,如红点唇瓢虫、异色瓢虫、大草蛉等。
(3)人工防治:从11月到第二年4月,可刮除越冬雌成虫,配合修剪,剪除虫枝。
(4)冬季枝条上结冰凌或雾凇时,用木棍敲打树枝,虫体可随冰凌而落。
(5)害虫发生前或初期,使用淇林根除蚧根施长效防治,或使用蚧虫净滴注防治。
【2】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
1.大叶黄杨褐斑病
症状:主要发生在叶片上。病斑直径通常只有1mm-2mm,圆形或近椭圆形。病斑边缘隆起,如疮痂状,中央灰白色。后期在病斑中央产生1-2个小黑点,即分生孢子盘.
防治方法:
(1)彻底清除病落叶,并抖落树上的重病叶,集中销毁或深埋于土中。
(2)使用淇林淇护、赛姆利、柯骏配合植大壮喷雾防治。
2.大叶黄杨叶斑病
症状: 病害发生在新叶上,产生黄色小斑点后扩展成不规则的大斑,病斑边缘隆起,褐色边缘较宽。隆起的边缘外有延伸的黄色晕圈,中心黄褐色或灰褐色,上面密布黑色小点。危害严重时,造成黄杨提前落叶,形成秃枝,影响观赏,甚至造成死亡。
防治方法:
(1)选取健壮无病苗木栽植。
(2)冬季将落叶清除集中烧毁。
(3)使用淇林赛姆利、柯骏、植大壮喷雾防治。
3.大叶黄杨白粉病
症状:危害叶片和枝梢。病斑多分布于叶片正面。病害初发生时,在叶片上散生许多白色圆形小斑,随着病斑逐渐扩大,相互连接,形成不规则的大斑。病害发生严重时,新梢的感病率可达10%。在整个叶片及新梢表面都出现白粉,并引起病部畸形,病叶皱缩,病梢扭曲、萎缩。
防治方法:
(1)冬季清除落叶及病梢,并集中销毁。
(2)在发病初期,使用淇林净白配合植大壮专业防治白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