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
锈病分布广、危害重,几乎每种禾草上都有一种或几种锈均危害,其中以冷季型草坪中的黑麦草、高羊茅和草地早熟禾,以及暖季型草坪中的狗牙根、结缕草受害最为严重。草坪的锈病种类繁多,常发生的主要有:条锈病、叶锈病、秆锈病和冠锈病。
症状
锈病发生初期在叶和茎上出现浅黄色斑点,随着病害的发展,病斑树木增多,叶、茎表皮破裂,出现黄色、橙色、棕黄色或粉红色的夏孢子堆,用手捋一下病叶,手上会有一层锈色的粉状物。草坪受锈病危害后,会生长不良,叶片和茎变成不正常的颜色,生长矮小,光合作用下降,严重时导致草坪死亡。

发生特点
锈菌是一种离开寄主就不能存活的严格寄生菌,只要冬、夏季禾草能正常生长的地区,病菌就可以在病草的发病部位越冬、越夏。当温度在20~30摄氏度时,有利于孢子的形成,尤其是叶片湿润利于夏孢子的萌发和侵入。在山东地区,主要发生在地温高湿的秋季,当炎炎夏季一过,气温有所下降,加上空气的潮湿,病害会迅速发生。据观察,当5cm土层温度达到24.5摄氏度时,病菌就开始侵染,随着温度继续下降,如有大量降雨,病害就迅速蔓延,几天之内草坪明显枯黄。另外,排水不良,夏季多施用氮肥会加重病害的发生。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 由于锈病的病原种类越来越多,变化较大,必须不断进行锈病品种选育工作。
(2)加强科学养护管理 不可过量施入氮肥。保持正常的磷钾肥比例;合理浇水,避免草坪湿度过大或过于干燥,要见干见湿,避免傍晚浇水。保证草坪能通风透光,以便抑制锈菌的萌发和侵入。
(3)化学防治 在发病初期,选择淇林粉锈清1000~1500倍液喷雾,持效期可达30d一般在草坪叶片保持干燥时喷药效果最好,喷药次数依据残效期长短而定,一般在7~10d一次,要尽可能的混合使用或交替使用以免 产生抗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