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草,俗称三棱草、香附子,是植物界的一大类群,属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莎草目、莎草科。世界上有70多个属,5000多种,主要分布在温带和热带地区。常见的莎草科杂草识别特征如下:
1、异型莎草
异型莎草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一年生莎草科。秆直立,扁三棱型,黄绿色,质地柔软。叶条形,叶稍红褐色。聚伞花序,顶端单生多数小穗组成的头状花序,有的辐射枝短缩,形成如单生的头状花序,淡褐色至黑褐色。小坚果倒卵形或椭圆形,有三棱,浅黄色,有极小的突起。种子繁殖,净2~3个月休眠后即可萌发。

2、香附子
香附子为世界恶性杂草,多年生莎草,直立草本。块茎坚硬、褐色或黑色,有香味。节上有须根。秆散生、直立,秃净光滑,三棱形。叶基生,狭披针状条形,背部中脉突出,基部叶稍紫红色。小坚果矩圆形或倒卵形。有三棱,暗褐色,有细点。块茎和种子均可发芽,地下根茎顶端膨大成块茎,块茎繁殖能力极强。如只锄去地上茎叶又能迅速长出新苗,故有“回头青”之名。

3、萤蔺
萤蔺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多年生莎草。跟状茎短,具许多根须。秆圆柱形,基部有2~3个稍,无叶。小穗3~5个,聚成头状,卵形,棕色或浅棕色,含多花。小坚果卵形,平凸状,成熟时黑褐色,有光泽。根茎和种子繁殖。6月间为出苗高峰期。

4、扁秆舌草
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多年生莎草科。具有匍匐跟状茎和块茎。秆三棱柱形,光滑。叶条形扁平,基部具长叶稍。聚伞状花序,常成头状;块茎和种子繁殖。种子宽,倒卵形,扁平,深棕色至褐色,平滑而有小点,最适宜的温度为20~30摄氏度。

5、碎米莎草
碎米莎草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别名三方草,为一年生草本。高8~85厘米,有须根,秆丛生,为扁三棱形。叶片长形,短于秆,叶稍红棕色。穗多为长圆形和披针形。果实呈倒卵形或椭圆形,褐色,花果期6~10月。为秋熟地主要杂草,湿润旱地危害较重。

莎草科杂草为世界恶性杂草,生长迅速,繁殖能力强,人工防治难度较大,淇林@附子掘根是专门针对香附子而生产的一款药剂,用药13天后即可见效。使用时采用二次稀释法,每瓶60克兑水12-15公斤喷施300平方草坪,要细致周到,做到不重喷,不漏喷。配合“高硅”使用效果更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