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斑病的发生与危害:主要为害叶片。症状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发病初期叶表面出现红褐色至紫褐色小点,逐渐扩大成圆形或不定形的暗黑色病斑,病斑周围常有黄色晕圈,边缘呈放射状、病斑直径约3-15毫米。后期病斑上散生黑色小粒点,即病菌的分生泡子盘。严重时植株下部叶片枯黄,早期落叶,致个别枝条枯死,如月季黑斑病。另一种是叶片上出现褐色到暗褐色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轮纹斑,其上生长黑色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严重时,叶片早落,影响生长、如榆叶梅黑斑病。翌年5月中下旬开始侵染发病,7-9月为发病盛期。分生孢子借风、雨或昆虫传播、扩大再侵染。
防治方法:(1)选用优良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注意整形修剪,通风透光。(2)秋末冬初彻底清除病落叶,集中销毁,以减少翌年初侵染源。(2)发病前可喷洒1%波尔多液或“淇林圃菌清+淇林植大壮”进行预防。发病期间可喷洒50%多菌灵,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或“淇林斑腐清+淇林岁达”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