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履蚧具有发生繁殖量大、发生早、暴发性强和危害程度重等特点。主要危害杨树、桐树、刺槐、海棠、樱花、无花果、紫薇、月季、红枫、柑橘等花木,同时也危害桃、枣、杏等经济树种。主要以若虫和成虫成堆聚集在芽腋、嫩梢、叶片和枝杆上吮吸汁液,造成植株生长不良,早期落叶,严重时造成芽枯,死枝等现象。
»发生规律
一年发生1代。以卵在土中越夏和越冬;翌年1月下旬至2月下旬开始孵化,若虫出土后沿树干上爬,聚集在芽腋、嫩梢、枝杆或叶片上吮吸汁液,造成树木生长不良,甚至死亡。若虫于3月底、4月初第一次脱皮;4月中下旬第二次脱皮;5月上旬第三次脱皮后变为成虫,并与羽化的雄成虫交尾;5月底至6月初雌成虫下树,钻入树干周围石块、土缝等处,分泌白色绵状卵囊,产卵其中,越夏越冬。草履蚧若虫、成虫的虫口密度高时,往往群体迁移,爬满附近墙面和地面,令人厌恶。
»防治方法
1、阻隔防治 早春初孵若虫上树前离地面1.5米以下的树干上刮去10㎝宽的老皮,涂上一圈废机油或粘虫胶,或者用塑料或塑胶带在树干1.5米以下的位置,缠绕一宽20—30厘米的塑环,上抹粘虫胶或自制毒虫油即可;阻止若虫上树。要经常检查阻隔环并及时补药,同时杀灭和清理阻隔环隔离的虫口。
2、清扫药杀初孵若虫:2月中旬前后,清扫干基1米范围内,集中杀死若虫,因该虫孵化周期长,需在孵化期每天清扫一次。
3、化学防治:用喷雾器喷洒高效氯氰菊脂或者“淇林蚧虫净”进行防治。也可用根施“淇林根除蚧”进行防治,一次使用持效期可达半年以上,可以大大减少施药次数和工作量,节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