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撤防寒物
草莓萌芽生长期,一般在2月下旬-3月上旬。早春当气温上升到2-5℃,10厘米深的土稳定在1-2℃时,依靠根状茎和根中贮藏的营养物质,根系开始生长,随土温上升逐渐发生新根。根系生长10天左右后,根状茎开始萌芽,新叶陆续出现。
此期要求田间保持最大持水量为70%以上,土质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及微酸性土壤,且气温5℃以上。
早春第一次撤除防寒物的时间,宜在化冻后及时进行。先撤去土层已化冻的部分防寒物,以利提高地温。第二次撤防寒物的时间,可在芽即将萌发前进行,过迟易伤草莓新茎。下层用地膜覆盖进行防寒处理的园地,宜在3月份萌芽时,按苗破膜,将苗株提至膜上生长。
二、中耕除草
草莓根系浅,喜欢湿润疏松土壤,而中耕松土,除草有利于土壤通气和微生物的活动,促进有机物的分解,丰富提高土壤养分。在早春撤除防寒物和清扫后,要及时进行浅度中耕。雨后,中耕深度为3-4厘米,其它中耕通常安排在灌水之后。
三、及时追肥
草莓喜肥,需肥量较大,每年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养分。在施足有机肥的前提下,于土壤解冻后,草莓萌芽前进行第一次追肥,每667米2追施尿素10千克或复合肥15千克。要将肥料溶解在水中再使用,避免伤根。
四、灌溉排水
草莓对水分要求较高,园内土壤经常要保持湿润。每次追肥后应与灌水相结合。春季撤除防寒物后,进行第一次灌水。灌水时间以每天早、晚为宜,灌水后喷施新高脂膜600-800倍液可保墒防水分蒸发、防晒抗旱、防土层板结,窒息和隔离病虫源,更有利于草莓的生长发育,并可减少果实腐烂。土壤黏重、低洼或地下水位高的园地,要特别注意排水,以防淹涝。
五、防治虫害
早春草莓萌芽生长期,开始分阶段喷施新高脂膜600-800倍液,防止病菌侵染,提高抗自然灾害能力,提高光合作用强度,保护作物茁壮成长(每隔7-10天);发现有地下害虫(蛴螬、蝼蛄、地老虎和金针虫等)为害草莓根、茎时,可采取的对策:
①早春进行浅耕,能有效地消灭杂草上和土壤中的虫卵和幼虫;
②在受害株附近,人工挖出地老虎和蛴螬杀死;
③每667米2用90%晶体敌百虫200克或50%辛硫磷乳剂200-300克,对水500-700克,然后浇灌根部;
④撒毒饵进行防治,霉饵的配制方法是用90%晶体敌百虫50克对水l-1.5千克,拌入炒香的麦麸或饼糁2.5-3千克,或拌入切碎的鲜草10千克,进行撒施。
1.灌水保温。灌水能增加土壤热容量,防止地温下降,稳定近地表大气温度,有利于气温平稳上升,使受冻组织恢复机能。
2.放风降温。黄瓜受冻后,不能立即闭棚升温,只能放风降温,以使棚内温度缓慢上升,避免温度急骤上升而使受冻组织坏死。
3.喷施新高脂膜。喷施新高脂膜增加植株自身温度,稳定棚温,并抑制受冻组织脱出的水蒸发,促使组织吸水。
4.剪除枯枝。及时剪去受冻的茎叶,喷施护树将军杀菌消毒,以免组织发霉病变,诱发病害。
5.设棚遮阳。在棚内搭棚遮阳,可防止受冻后的黄瓜受阳光直射,使受冻组织失水。
6.补施肥料。受冻植株缓苗后,要追施速效肥料,用新高脂膜800倍液配合2%的尿素液或0.2%的硫酸二氢钾液叶面喷洒。
7.防病治虫。植株受冻后,病虫易乘虚而入,应及时喷洒新高脂膜驱避病虫,隔离病毒感染、恢复植物生理元气,促进植物恢复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