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母管蓟马若虫和成虫锉吸寄主的嫩叶和幼芽的汁液,是榕树的一种普遍而严重的害虫。受害叶形成虫瘿,使寄主的叶片和嫩梢生长畸形。园林植物中常见的寄主有榕树、气达榕、龙般花、杜鹃花、人面子、无花果。国内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及北方温室中;国外分布于日本、印度、印度尼西亚、西班牙、北美、墨西哥、埃及、阿尔及利亚。
发生规律
榕母管蓟马在广东地区和北方温室,几乎全年均有发生。成、若虫均危害嫩叶和幼芽。
防治方法
一、农业防治
清除田间杂草和枯枝残叶,集中烧毁或深埋,消灭越冬成虫和若虫。加强肥水管理,促使植株生长健壮,减轻为害。
二、物理防治
利用蓟马趋蓝色的习性,在田间设置蓝色粘板,诱杀成虫,粘板高度与作物持平。
三、化学防治
使用50%杀螟松乳油2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4000倍液,或淇林树虫一次净800-1000倍液,或淇林捕杀净600-8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可连用2-3次,间隔7-10天,即可控制其危害。也可根施淇林树虫清进行防治,一次使用持效期可达6-12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