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杨绢野螟是鳞翅目、螟蛾科,主要危害黄杨科植物,如瓜子黄杨、雀舌黄杨、大叶黄杨、小叶黄杨、朝鲜黄杨以及冬青、卫矛等植物。幼虫食害嫩芽和叶片,常吐丝缀合叶片,于其内取食,受害叶片枯焦,随着温度升高,幼虫加速发育,进入暴食期,能吃光叶片、甚至造成植株死亡,影响观赏效果。
在虫害现场经常能看到黄杨叶片上会缠绕很多白色丝状物,像蜘蛛网,丝上会有虫子粪便。幼虫常常躲在叶子的背面,会吐丝缀和叶片、嫩枝、缀连成巢。在其吐丝营造的网内食害叶片。一般会在夜晚出来取食,幼虫老熟后又会吐丝缀和叶片作茧化蛹。
»发生规律
一带年发生3-4代,世代重叠严重;翌年3月活动,4月中旬开始化蛹,4月下旬开始羽化,5月上旬第一代幼虫出现,6月上旬第一代开始仕蛹,6月中旬第一代成虫羽化,6月下旬产卵,同时可见第二代幼虫出现,7月中旬化蛹,7月下旬第二代成虫出现;8月上旬产卵,同时第三代幼虫出现,8月中旬化蛹,8月下旬第三代成虫开始羽化,9月上旬产卵,9月中旬越冬代幼虫出现,10月中旬进入越冬期。
»综合防治
1、加强检疫 该虫寄主仅限于黄杨科,且成虫飞翔力弱,远距离传播主要靠人为的种苗调运,因此搞好检疫,杜绝害虫随苗木调运而扩散,可有效控制该虫蔓延危害。
2、人工防治 利用其结巢习性,及时人工摘除虫巢,化蛹期摘除蛹茧,集中销毁,可大大减轻当年的发生危害;利用成虫的趋光性,在黄杨集中的绿色区域设置黑光灯等诱杀成虫。
3、保护和利用天敌,如寄生性凹眼姬蜂、跳小蜂、寄生蝇等。
4、药剂防治 搞好虫情测报,适时用药,可用20%灭扫利乳油2000倍液、2.5%功夫乳油2000倍液、2.5敌杀死乳油2000倍液、树虫一次净800-1000倍液,战虫1000-1500倍液或捕杀净600-8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均有较好防效。也可根施淇林根除净进行防治,一次使用持效期可达6-12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