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齿绿刺蛾别名:棕边青刺蛾、棕边绿刺蛾、大黄青刺蛾。属鳞翅目刺蛾科。它寄主广泛,主要危害海棠、紫叶李、桃、山杏、柿、白蜡等多种园林植物。2龄绿刺蛾低龄幼虫多群集叶背取食叶肉,3龄后分散食叶成缺刻或孔洞,白天静伏于叶背,夜间和清晨活动取食,严重时常将叶片吃光。
发生规律
在山西、陕西年生2代,以前蛹在树体上茧内越冬。4月下旬开始化蛹,蛹期25天左右手,5月中旬开始羽化,越冬代成虫发生期5月中旬~6月下旬。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对糖醋液无明显趋性。卵多产于叶背中部、主脉附近,块生,形状不规则,多为长圆形,每块有卵数十粒,单雌卵量百余粒。成虫寿命10天左右。卵期7~10天。第一代幼虫发生期8月上旬~9月上旬,第二代幼虫发生期8月中旬~10月下旬,10月上旬陆续老熟,爬到枝干上结茧越冬,以树干基部和粗大枝叉处较多,常数头至数十头群集在一起。幼虫天敌有绒茧蜂和刺蛾广肩小蜂。
防治方法
1、防治应掌握好时机,秋冬季人工挖虫茧烧毁。幼虫群集时,摘除虫叶,人工捕杀幼虫。
2、保护天敌,如刺蛾广肩小蜂、绒茧蜂、螳螂、蝽等。
3、成虫发生期,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幼虫3龄前可选用生物或仿生农药,如可施用含量为16000IU/mg的Bt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20%除虫脲悬浮剂2500-3000倍液,淇林®树虫一次净800-1000倍液喷雾等。
4、幼虫大面积发生时,可喷施5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20%菊杀乳油1000-1500倍液,或淇林®树虫一次净800-1000倍液、淇林®战虫1000-1500倍液、淇林®捕杀净600-8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可连用1-2次,间隔7-10天。也可根施淇林®根除净或者滴注淇林®根除净(滴注型)进行防治,一次使用持效期可达6-12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