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蓑蛾又名小袋蛾、小皮虫等。为鳞翅目,蓑蛾科。寄主于茶、油茶、柑桔、苹果、樱桃、李、杏、桃、梅、葡萄、桑等植物。幼虫在护囊中咬食叶片、嫩梢或剥食枝干、果实皮层,造成局部茶丛光秃。该虫喜集中为害。分布于山东、山西、陕西、江苏、浙江、安徽、江西、贵州、云南省。
发生规律
安徽、浙江一带2-3月间,气温l0℃左右,越冬幼虫开始活动和取食,由于此间虫龄高,食量大,成为茶园早春的主要害虫之一。5月中下旬后幼虫陆续化蛹,6月上旬一7月中旬成虫羽化并产卵,当年1代幼虫于6-8月发生,7-8月为害最重。第2代的越冬幼虫在9月间出现,冬前为害较轻。
防治方法
1、诱杀成虫 用黑光灯或性信息素诱杀成虫。
2、人工防治 秋、冬季结合养护管理,剪除越冬护囊。
3、保护和利用天敌 如保护追寄蝇、姬蜂、大腿蜂等。喷施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
4、药剂防治 蓑蛾幼虫对敌百虫药剂较敏感,使用90%晶体敌百虫800-1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200倍液、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90%巴丹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4000倍液、淇林®树虫一次净800-1000倍液、淇林®战虫1000-1500倍液、淇林®捕杀净600-8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可连用1-2次,间隔7-10天。也可根施淇林®根除净或者滴注淇林®根除净(滴注型)进行防治,一次使用持效期可达6-12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