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季桑树桑螟幼虫吐丝缀叶成卷叶或叠叶,幼虫隐藏其中咀食叶肉,残留叶脉和上表皮,形成透明的灰褐色薄膜,后破裂成孔,称“开天窗”,其排泄物污染叶片,影响桑叶质量,甚至致桑叶枯黄,影响秋季饲蚕或引发蚕病。
»发生规律
山东年生3—4代,贵州3—5代,江苏、浙江、四川年生4—5代,广东顺德6—7代,世代重叠,无明显越冬现象。均以老熟幼虫在树干裂缝等处越冬。翌年春天化蛹,各龄幼虫盛发期分别为6月中下旬、7月中下旬、8月中下旬。老熟幼虫于9月下旬一10月上旬蛰伏越冬。夏、秋季多湿利于虫卵孵化,为害重。
»防治方法
1、用束草或堆草诱集越冬老熟幼虫。
2、秋、冬季及时捕杀落叶、裂缝或建筑物附近的越冬幼虫,夏季及时捕杀初孵幼虫,必要时摘除受害叶。
3、安置黑光灯诱杀成虫或保护利用天敌。天敌有广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守子茧蜂等。
4、药剂防治。在幼虫2龄末期尚未卷叶前喷洒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60%双效磷乳油1500倍液、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25%亚胺硫磷乳油1000倍液、5%锐劲特悬浮剂15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淇林树虫一次净800-1000倍液,淇林战虫1000-1500倍液或淇林捕杀净600-8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均有较好防效。也可根施淇林根除净进行防治,一次使用持效期可达6-12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