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方法
1.土壤
黄刺玫在生长的时候对土壤要求不严,比较能耐干旱和贫瘠,也能在碱性土壤中生长。但是因为黄刺玫不耐水涝,所以土壤要求排水性要好,尽量疏松透气。
2.水肥
黄刺玫在定植时,先要施一些腐熟的堆肥作基肥,成活后一般不需再施肥,但为了使其枝繁叶茂,可隔年在花后施1次追肥。黄刺玫在栽后要先浇一次透水,隔3天左右再浇1次,便可成活。在日常管理中应视干旱情况及时浇水,以免因过分干旱缺水引起萎蔫,甚至死亡。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涝,霜冻前灌1次防冻水。
3.修剪
开花后要进行修剪,去掉残花及枯枝,以减少养分消耗。落叶后或萌芽前也要修剪,剪除老枝、枯枝及过密细弱枝,使其生长旺盛。对1~2年生枝应尽量少短剪,以免减少花数。
4.繁殖
繁殖栽培种多用分株法,分株时先将枝条重剪,只保留30-50厘米,然后连拫挖起用利刀或斧将根劈开即可。在劈根时注意,分开株丛要有3-5枝,所有枝下都应带好根。另外也可用压条法繁殖;近年又摸出了扦插生根的方法,主要是插床应加底温,并保持较高的湿度,约一个多月就能长好根,栽培黄刺玫应选向阳干燥之处,蔽荫处往往因见光不足而生长细弱,开花减少而花朵也小,花瓣也不那么多了。
5.病虫害
黄刺玫栽培容易,管理粗放,病虫害少。一般在黄刺玫的生长过程中会出现白粉病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叶片两面发生病变,有稀疏的白粉状霉层,使叶片扭曲,幼叶变紫褐色枯死。
注意事项
1、新栽时,要适当施些有机肥。重剪分株的,栽后水、肥管理好者,第二年就能很好开花。花谢后宜将残花连同部分枝条剪去,既可保持株丛整洁,又可促进新的分枝。过老枝条也要适当重剪更新。
2、黄刺玫很易栽培,但忌水涝。定植时坑要少施些底肥,封土后踩实,浇透水,培土保护。每年春季萌芽前,剪去弱枝、枯枝。对多年生老枝也可疏剪或短截更新。生长季节若常有刺蛾、毛虫危害,应注意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