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土壤:
定植地应选择通透性良好的肥沃沙质壤土,土层厚度在50厘米在上,排水 性能好。六出花栽培最适宜的土壤为微酸性,因此要根据土壤的理化性状,调整PH值为6.5左右。六出花
2.水:
六出花在旺盛的生长季节应有充足的水分供应和较高的空气湿度,相对湿度控 制在80%-85%较为适宜。炎热夏季处于半休眠状态。冬季温度较低时应注意控制水分。
3.肥料:
植株定植时,结合土壤理化性状和结构的改良,应大量施用腐熟的有机肥,如厩肥,以每平方米30千克-40千克为宜,或加入适量的过磷酸钙作为补充。在植株的整个生长以育周期,仅用基肥不能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因此要施以追肥。追肥的方式通常根据植株生长的不同阶段进行。
4.温度:
新栽植株在定植后1至2个月内给予适当低温(不低于5℃),对根系的复 壮及植株的恢复很有益;生长季节温度维持在8℃-15℃;夏季最好使土温保持在20℃左右。当温度升高至25℃以上时,叶节疏、茎叶软,影响切花的产量和质量,不利于植株更新生长;温度升高至35℃以上时,植株处于半休眠状态。植株最适宜的花芽分化温度为20℃-22℃,夏季为了防止土壤温度过高,可在地下埋 设供水管、珍珠岩等来达到降温的目的。同时加强通风,增加空气湿度。
5.光照:
六出花冬季生产中采取补光措施可以提高产品质量,并可产生更多的开花枝。补光多从9月底到10月初开始,每天光照时间延长至14小时(每平方米光照强度3000~3500勒克斯),到11月停止补光,每天光照时间恢复至12小时。这里所说的每天光照时间,是指每天的自然日照时间加人工补光时间。鉴于长日照对花芽分化的限制(尤其是地温低于14℃时),11月至翌年2月光照时间应恢复到12小时。如果这段时间还保持长日照,将会造成花芽数减少,使3~5月的生长量减少,春季产花高峰亦相应推迟,且产花量下降。因此,通过适时适量的补光措施,可以使六出花每年每平方米多生产50~100支冬季高质量花茎。如果每平方米用8000勒克斯的光照,产量会更高,出花时间也会更规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