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叶蝉,又叫青叶跳蝉、大绿浮尘子。属同翅目叶蝉科,在世界各地广泛分布,进入秋季是大青叶蝉滋生蔓延危害时期。秋季大青叶蝉飞迁大量成虫至幼树枝干上产卵,造成斑斑伤痕,易引起冻害和树体水分大量蒸发而枯死,受害幼树容易失水和侵染病菌,轻者造成树势削弱,挂果期推迟,重则导致抽条,甚至整株死亡。
发生规律
各地的世代有差异,从吉林的年生2代而至江西的年生5代。在甘肃、新疆、内蒙古1年发生2代。各代发生期为4月下旬至7月中旬、6月中旬至11月上旬。河北以南各省份1年发生3代,各代发生期为4月上旬至7月上旬、6月上旬至8月中旬、7月中旬至11月中旬。大青叶蝉以卵在林木嫩消和干部皮层内越冬。越冬卵的孵化与温度关系密切。
防治方法
1、于秋季成虫产卵前,在枝条上涂涂白剂,阻止成虫产卵。涂白部位以幼树主干和骨干枝为主。
2、根据成虫有趋光性的特点,可在园内设置黑光灯诱杀成虫。
3、能埋土防寒的幼树,在落叶后及时埋土防寒,翌年再进行人工灭卵。
4、由于该虫于晚秋多转移到白菜、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上进行危害,所以在幼树园内尽量不种十字花科作物,如已间作,必须在9月底前收获。
5、在成虫产卵期,喷施杀虫剂,以杀死成虫。可选用50%敌敌畏乳剂1000倍液,或50%辛硫磷1000倍液,或淇林®树虫一次净800-1000倍液,或淇林®捕杀净600-8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可连用1-2次,间隔7-10天。可轮换用药,以延缓抗性的产生。也可根施淇林®树虫清进行防治,一次使用持效期可达6-12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