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尾葵喜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中性土壤,不耐盐碱,也不耐干旱,也不耐水涝。喜温暖,不耐寒,生长适温为25-30℃,越冬温度要在10℃以上。 耐荫性强,忌阳光直射,叶面会变成黑褐色,并逐渐枯黄;夏季荫棚下养护,生长良好。喜湿,在干旱的环境中叶面粗糙,并失去光泽,生长期每2天浇水,并向叶面喷水。
繁殖方法常用分株、播种法繁殖。
1.分株法
多用于栽培4〜5个月后,且生长过于拥挤的情况下,在春季结合翻盆换土时进行,但只能选取不影响母株树形的蘖生小株,将其带根切离母本,另行上盆栽种即可。
2.播种法
先将成熟种子进行沙藏越冬,翌年春季4月上中旬气温回暖后取出播于育苗盆或苗床。覆土,经2〜3个月出苗。一般当年不作分栽,于翌年春季进行分栽。越冬小苗要做 好防寒保暖工作,以免冻害。
栽培管理技术
1.土壤和换盆
由于植株的根系比较浅,不耐干早,所以需要用排水性良好、疏松肥沃的土壤栽种。如有需要可以每隔二三年换一次盆,无须换盆时,每年作一次表土追肥也可。
2.温度
鱼尾葵性喜温暖,在非常温暖的房间里,要相应地提高湿度,可以把花盆放在装有湿卵石的浅碟上。植株也较耐寒,能耐受短期一4℃低温霜冻,在越冬期间必须移到温室内,温室最低温度不可低于10℃。
3.浇水
鱼尾葵需要大量浇水,经常保持盆土彻底湿润,但不要让花盆浸在水里。浇水应把握“干透湿透”的原则,生长期注意及时浇水,保持盆土湿润,夏季生长旺盛时一天要浇2次水;深秋后及阴雨天控制浇水。
4.施肥
鱼尾葵生长活跃期间每月施标准液肥一次。
5.病虫害
在春季到来时,由于通风不畅可能有白粉虱危害,可用敌死虫200倍液或树虫一次净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叶片及根部都要喷到。如果能经常保持良好的通风,散尾葵就不容易发生白粉虱。如环境干燥又通风不良,还会发生红蜘蛛危害,可用速螨酮或螨虫清稀释液喷雾防治。
6.修剪
冬季修剪,在冬季植株进入休眠或半休眠期,要把瘦弱、病虫、枯死、过密等枝条剪掉。
7.光照
夏天应遮去50%的阳光,最忌烈日直射,即使短时间曝晒也会引起叶片焦黄,很难恢复。在室内要放在光线明亮的地方,过于阴暗对散尾葵生长不利。冬天可置于光照良好的地方。
8.湿度
需经常保持植株周围较高的空气湿度。夏季还应常向叶面、地面喷水,以增加空气湿度。冬季应保持叶面清洁,可经常向叶面少最喷水或擦洗叶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