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危害叶片,有时也危害茎和花,发病初期,病斑为白色小点,后期扩展为白色粉状斑,最后整片叶片布满白色粉层,严重时发黄变形落叶,花扭曲,脱落。
发生特点:
病菌以子囊壳在病残体上越冬,次年以子囊孢子进行初次侵染,发病后又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温暖、干燥和株间荫蔽易发病,N肥用量过大,干湿交替发病重。
防治方法:
1、科学施肥,少N、多P、K,增强自身抗病力。
2、合理、适时整形修剪,改善通透性,及时清除病枝、病叶、修剪枝、枯枝落叶、早期摘除病叶集中处理,减少病原基数。
3、适时开展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施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淇林®净白1000-1500倍液、淇林®粉锈清1000-1500倍液均有良好防治效果。还可以使用2%抗霉菌素,2%武夷霉素、40%多硫悬浮剂等喷雾防治。喷洒农药应注意,药剂的交替使用,以免白粉菌产生抗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