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入推进,河北省承德市被定位为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如何确保一池净水,同时又能顺势借力解决周边地区的贫困问题?承德市重点实施“绿富投优管”生态工程。
“绿”工程,即加快国土绿化攻坚步伐。承德市划定了坝上防风固沙林区、北部水源涵养林区、中部水保经济林区和南部经济林区的功能分区,整合京津风沙源治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京冀水源林等项目资金,强力推进京津冀生态功能区国土绿化进程。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承德市鼓励在道路、水系立地条件好、农民积极性高的地段规模发展经济林,在陡坡、立地条件差的地段发展生态林,确保将公路、水系两侧打造成绿化美化线、旅游风景线和群众致富线。
“富”工程,即打造绿色增收富民产业。为推动经济林产业发展,承德市加快土地流转、租赁、承包和水电路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发展林果示范园区,扶持经济林产业龙头企业,促进企业改造扩能、提档升级,推进产业化经营。预计到2020年,承德市经济林基地建设总规模将达到1150万亩,产业产值将达到1000亿元。
“投”工程,即保障生态建设资金投入。按照“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总体要求,承德市精心编报丰宁百万亩防护林、再造3个塞罕坝、滦河流域水源林、潮河流域水源林、退耕还林(还湿)和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六大造林绿化项目。坚持推行领导办绿化点制度,划分责任区,落实造林绿化任务。
“优”工程,即优化森林综合效能。通过天然林保护工程、抚育提质工程和人工纯林混交改造工程的实施,承德市对油松、云杉、樟子松等纯林,强化抚育管理,提升林分质量、经济效益和景观效益;鼓励龙头企业与国有林场、集体林权所有者合作,通过订单等方式,开发林业“三剩物”综合利用;推广木兰林管局近自然经营模式,着力改善林分结构,增加森林碳汇。
“管”工程,即加强森林资源管护,构筑京津冀生态安全屏障。在森林防火方面,狠抓基础设施和专业队伍建设,重点抓好关键区域和重要时段森林防火工作,确保不发生重大森林火灾、不发生重大人身伤亡事故,森林火灾受害率不超过3%。;在森林病虫害防治方面,认真实施京津冀联防联治方案,增加投入,科学防控,群防群治,确保美国白蛾等重点林业病虫害不蔓延、不扩散,实现防治达标。此外,严格按照审批程序,依法办理林木采伐和林地占用;整合全市森林公安、林业综合执法力量,严厉打击各类涉林违法行为,确保森林资源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