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樟樟巢螟,昆虫名,为鳞翅目,螟蛾科。分布于中国的华东地区。寄主樟、小胡椒。以幼虫吐丝缀叶结巢,在巢内取食叶与嫩梢,严重时将樟叶食尽,树冠上挂有多个鸟巢状虫苞,影响樟树生长及观赏。
防治方法
1、物理的方法:防治香樟樟巢螟,包括了最为简单易行的手段:以日常养护管理为抓手,做好香樟的修剪、松土、人工摘除幼虫虫巢等工作,增强树势及自身抗病虫害能力,有效的控制樟巢螟发生量。实践得出这是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办法。
2、成虫羽化期夜间悬挂黑光灯或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
3、生物防治:在幼虫初孵期用生物农药BT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用0.3%高渗阿维菌素乳油1500—2000倍液喷雾。
4、化学防治:尽量选择在低龄幼虫期防治。此时虫口密度小,危害小,且虫的抗药性相对较弱。防治时用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25%杀虫双水剂500倍液,淇林®树虫一次净800-1000倍液、淇林®战虫1000-1500倍液、淇林®捕杀净600-8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可连用1-2次,间隔7-10天。也可根施淇林®根除净或者滴注淇林®根除净(滴注型)进行防治,一次使用持效期可达6-12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