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粉病主要发生在棚室内栽培的瓜叶菊、菊花、金盏菊以及露地栽培的美女樱、竹节蓼、金光菊、荷兰菊、金鸡菊、堆心菊、宿根福禄考等草本花卉上。无论是在幼苗期还是开花期均可发生,通常叶片上最容易发生白粉病,严重时可侵染叶柄、嫩梢、花序、花蕾等。苗期发病重易造成植株生长不良,严重时会导致全株干枯。发病初期,叶片正面出现小的白粉斑,病重时病斑连接成片,整个叶片或植株被满白粉层,叶片逐渐褪绿枯黄。被满白粉层的花蕾不能正常开放或花朵小、畸形,花芽常枯死。发病后期白粉层变为灰白色,在北方其上着生黑色的小点粒,为病菌的闭囊壳。白粉病病菌一年可发生多次侵染,温室中能周年发生。
防治对策
1、棚室内经常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增加光照;
2、调控氮肥用量,增施磷钾肥;控制浇水,降低空气湿度;
3、发病后立即摘除病叶,并及时用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洒植株,以防止蔓延;发病初期选用25%的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者淇林®净白稀释400-5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