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黑痣病发病初期,感病叶面产生苍白色小斑点,以后扩大为圆形、椭圆形或纺锤形病斑,病斑渐变为橙黄至赤色。发病后期,病斑上产生疹状隆起、有光泽的小黑点,外围有明显的橙黄色的变色圈。病斑可互相联合成不规则形,最后病叶局部或全部变褐枯死。 防治方法 1、加强抚育管理,及时松土、施肥,以促进竹子生长,增强抗病力。 2、药剂防治:病害发生初期,可喷施75%百菌清600~8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500~800倍液、圃菌清400~500倍液、发病严重时,间隔10~15天1次,连续喷2~3次。
竹黑痣病发病初期,感病叶面产生苍白色小斑点,以后扩大为圆形、椭圆形或纺锤形病斑,病斑渐变为橙黄至赤色。发病后期,病斑上产生疹状隆起、有光泽的小黑点,外围有明显的橙黄色的变色圈。病斑可互相联合成不规则形,最后病叶局部或全部变褐枯死。
防治方法
1、加强抚育管理,及时松土、施肥,以促进竹子生长,增强抗病力。
2、药剂防治:病害发生初期,可喷施75%百菌清600~8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500~800倍液、圃菌清400~500倍液、发病严重时,间隔10~15天1次,连续喷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