鸢尾新叶先端发黄,不久外面的叶片也发黄,全株立枯。病株根颈部位发生水渍状软腐病,地上部易拔起,球茎糊状腐败,有恶臭味病害发生在鸢尾时,病株根颈部位发生水渍状软腐,球根糊状腐败,发生恶臭。其他鸢尾受害后,从地下茎扩展到叶和根茎。叶开始位水渍状软腐,污白色到暗绿色立枯,地上部植株容易拔起。根颈软腐,有恶臭。种植前球根发病时,有似冻伤状水渍斑点,下部变茶褐色,恶臭,具污白色粘渍。轻病球根种后叶先端产生水渍状褐色病斑,展叶停止,不久全叶变黄,枯死,整个球根腐烂。
防治方法
1、减少侵染来源。摘除病叶,拔除病株,清除病株残体并烧毁。
2、有病土壤不能连续使用。
3、移栽时细心操作、及时防治地下害虫,以减少伤口;增施磷、钾肥,加强通风透光、浇水以滴灌为佳,忌使块茎顶端沾水。
4、药剂防治:菌医 800~1000 倍液、0.0001%的链霉素100~150倍液或链霉素加土霉素(10:1)的混合液均匀喷雾;病害严重的土壤可用0.5%~1%福尔马林或菌医600~800倍液灌根进行消毒;在发病较严重或发病高峰期,间隔一周重喷一次连续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