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又被称为刺玫花、徘徊花、刺客。重瓣品种栽培做食品。玫瑰属于蔷薇科,蔷薇亚科,蔷薇属,落叶灌木,枝杆多刺。作为农作物,其花朵主要用于食品及提炼香精玫瑰油,应用于化妆品、食品、原液、精细化工等方面。但是却经常被锈病危害,影响生长状况,造成经济损失。
玫瑰玫瑰锈病主要危害芽、叶片,也危害叶柄、花、嫩茎。感病叶片初期正面出现淡黄色病斑,反面生有杏黄色粉状物。病部中央灰白色,但有些病斑周围仍为灰绿色,上生黑色小点,严重时叶片纷纷脱落。叶柄和嫩梢染病产生紫褐色到黑褐色条形病斑,导致叶片早落和嫩梢干枯。影响观赏、生长和开花,一旦发病,及时防治。叶片变黄。
发病规律
玫瑰锈病由多孢锈菌和短尖多孢锈菌引起,病菌在冬芽里越冬,次年4月下旬病芽出现杏黄色锈菌,5月中旬玫瑰花含苞等放开始在叶背出现夏孢子,借风、雨、虫等传播,进行多次再浸染,六七月间发病严重。雨水多,空气湿度大为病害流行的主要条件,发病适温在15至26℃,夏季高温对病菌有抑制作用。夏季高温,冬季寒冷地方,发病较轻。
防治方法
1、选栽抗病品种,加强养护,增强抗病能力。
2、春季及时摘除病芽集中烧毁,消灭再侵染源。休眠期清除枯枝落叶,喷洒波美3度的石硫合剂,杀死芽内及病部的越冬菌丝体;
3、第一次叶片再侵染初发病期喷洒1500至2000倍的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或65%的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淇林®粉锈清1000-1500倍液均匀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