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入伏以来,绵阳市城区行道树、花草及绿化带都经受着高温“烤验”。无雨的日子里,它们是怎样“解渴”的呢?5日,记者从市城市绿化中心获悉,为确保绿化植物安全度过高温季节,绿化中心30辆洒水车全部上阵,每天浇水达3000吨以上。
为植物解渴
30辆洒水车全部上阵
近一个月的高温天气,勤冲凉、多喝水成了防暑降温的最佳方式,绿化植物也不例外。每天早上6:00,市城市绿化中心植保科的绿化工人们就陆续开着洒水车出门,为行道树浇水降温,让花草树木喝足水。记者了解到,为确保浇灌工作有序进行,市城市绿化中心30台洒水车每天不停歇,浇水量3000余吨,确保150万平方米的草坪和绿化带,以及上万株树木安全度夏。
连日来,记者在城区多条路段上看到,洒水车来来往往对较为低矮的绿化带进行浇灌。绿化工人则抬起水管对较高的树木洒水,确保树叶、树干和树根都能够喝到水喝饱水。“连晴高温,降水量也比以往减少很多,对植物影响特别大,植物对水的需求量是平时的两倍多。”市城市绿化中心植保科科长廖伟说,今年抗旱保绿工程十分重大,六十多名绿化工人每天6:00就开始给植物浇水,11:00才能休息,19:00又开始上班,常常会工作到第二天凌晨。
避免高温浇水
更注意新苗抗旱
据了解,针对当前持续高温的现状,市城市绿化中心制定了合理的浇水时间,分早、晚两个时段配合浇灌,避免午后高温蒸发旺盛,植物出现灼烧等现象。“如果在高温烈日下直接对植物浇水,会使地热蒸腾,植物可能会直接被‘蒸死’,也可能水温太高直接把植物烫死。”廖伟表示,浇水时还必须要浇透灌透,水量一定要足够,才能改善植物状况,保证它们正常生长。
同时,在浇水时还需更加注意近年来新栽种的树苗。廖伟说,新栽种的树苗根系浅,还不具备一定的抗旱能力,因此更容易“渴”,需要更多水分。因此,植保科重点加强了近两年新植、补植、浅根系不耐旱植物和各类花卉苗木的抗旱工作,重点地段和新植地段每天浇水至少两遍。而梧桐、柳树等树木都是根系较深的乔木,抗旱能力强一些,每天只要逐段逐处浇透一遍,就能确保它们正常生长所需的水量。
抗旱保绿
洒水车与人工灌溉相结合
廖伟说,市城市绿化中心抗旱保绿工作,主要采取洒水车浇水与人工灌溉相结合的办法,针对城区管辖范围内的植物,每天必须对管理范围内的旱情进行巡查,查找问题,根据巡查情况做好抗旱调度安排。目前,全市已出动洒水车超千台次,出动人员上千人次,陆续对行道树、草坪、绿化带进行浇水。同时,在条件允许、设有水桩的青年广场、时代广场等地方,加强人工灌溉,全力确保绿化植物正常生长。
据了解,高温天气过去后,绿化工人还要对绿化植物进行施肥、修剪等后续保养,减轻它们这次因干旱造成的伤害和可能的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