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Dendranthema morifolium Tzvel·为菊科菊属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或亚灌木,其品种繁多,花型丰富,色彩各异。所谓盆景菊,就是以菊花为主体配以枯桩、山石等素材,通过盆景造型而创作出的菊花艺术品。以菊花制作盆景,既可表现诸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诗画意境,还可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起到装饰美化社会的作用。
1 盆景菊的品种选择
菊花的品种很多,其色彩和花型是花卉中变化最丰富的,可选作小菊盆景的菊花品种有几十个,总体要求植株茁壮,主干粗,叶节短,叶片小,枝叉密,花朵小而繁多,花期长,花色好的小菊品种(如小冬菊、国庆菊等)以及其它花型美观,株型自然的中小型菊花品种(多用花径在2.5厘米以下的),如白莲等。在制作小菊盆景的过程中,不要局限于菊花的传统概念,可以根据小菊的不同花色和花型以及生长姿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以表现风、花、雪、月、松、柏、梅等不同的主题和意境,能满足不同品位的人们的审美情趣,雅俗共赏。
2 盆景菊的造型方法及步骤
盆景菊常见的造型有仿树木盆景的悬崖式、单干式、斜干式、丛林式、双干式、附木式、附石式以及微型菊花盆景等多种形式。为便于划分,本文借鉴同类学科的分类方法,依其所配材料的不同将盆景菊归纳为三大类,即宿株式盆景菊、附木式盆景菊和附石式盆景菊。
2.1宿株式盆景菊的造型
宿株盆景菊的造型就是运用“小中见大”,“缩龙成寸”等盆景造型艺术手法,不须经过嫁接,直接利用菊花原株进行盆景造型而成的艺术品(如图1)。其特点是真实自然,培养多年以后,更显苍劲古朴,我们把它称之为“小老树”。宿株式盆景菊的基本创作过程如下:
(1)培养粗干、逐步提根
宿株式盆景菊造型的第一要求是必须露根,因为“树不露根,如同插木”。其次是主干力求粗壮,才能达到“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所以在每年的11月花谢后选择直立性稍强,生长迅速的中小型菊花品种(如白莲等)。从根部切离带有新根的壮芽或采集粗壮的脚芽在5~10℃的冷室内扦插,冬季要求阳光充足,温度不宜过高,浇水不宜过多,保持盆土湿润即可,否则会造成植株徒长,茎枝纤细瘦弱,达不到“小老树”的要求。第二年3月下旬或4月初天气转暖时,将其移至室外,栽入口径小,盆径深的花盆里,目的是使它们形成垂直的根系。6月上旬把它们换入浅花盆内或盆景盆内,采用提根栽苗的方法,使上面部分粗根外露,开始时在粗根上盖上青苔或湿草,以后逐渐把它们去掉,使外露的根系逐渐适应干燥的空气环境。同时加强肥水管理,少施N肥,多施P、K肥,使植株生长旺盛,主干增粗,根系健壮发达。
(2)立意与造型
菊花生长到5月份就可以逐步开始造型了。在造型前,必须先进行立意构思,如同国画的“意在笔先”,制作前艺菊者应“成竹在胸”,根据菊株、盆盎和其它材料的准备情况来决定作品雏形。对菊株在盆中的位置、主干倾向和“树冠”形状、大枝分布与小枝疏密、附件安排等问题都应致定夺,以此指导具体技术操作。其造型方法以金属丝蟠扎为主,修剪为辅,也可不进行蟠扎,取一根10号以上的粗铁丝弯曲成立意构思后所需的造型,用塑料或布条绑扎菊干,逐步引导菊花沿铁丝所弯形状生长。如果要蟠扎,宜选择16~18号铅丝最好,用铁丝最好进行退火处理后再用,蟠扎时间宜在天气晴朗的午后,这是因为菊花的嫩茎饱含水分多时非常脆,弯曲时很容易折断,而在阳光下使其水分蒸发一些后再蟠扎,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主干蟠扎2~3周后解除金属丝,当主干长到合适的高度时进行打头,促发侧枝,使其形成大枝,下部的大侧枝可留得长些,上部则要不断的摘心,使之的分枝,形成树冠。为使弯曲攀附的菊株主干配合虬曲的“老”根,还可用利刀细心在平滑的一干皮上刻出深度刚及髓表的疏密、大小疤痕,刻后以塑料布松松地包好主干,使主干刻处尽量不透风,以便伤处保持湿度,有利快速愈伤。待愈伤白疤周围突起时可除去塑料布,菊干上的疙瘩会变为黄褐色,再变为老树粗皮模样。菊花孕蕾后换入适当的盆景盆中,比如悬崖式盆景菊或栽入千筒盆中,可更突其险。并根据设计要求在盆面铺上青苔,点缀石块,摆放配件,使之更加完美。盆景菊入冬后可移至5~10℃的冷室内,保持盆土湿润,并有适当的光照,使植株在休眠或半休眠状态下越冬。春季时剪除干枯的枝条,以保留大的骨架,并进行翻盆,及时剪除基部的萌孽,发芽后移至室外养护,加强肥水管理,注意造型,不断地进行摘心,到了秋季开花时,干更粗大,株型更完美,使“高不盈尺”的小菊更显自然界老树形态,观赏价值也随之增高。
2.2附木式盆景菊的造型
附木盆景菊是利用树桩的枯朽斑驳,苍古奇特来弥补菊花主干细小的缺陷,以菊花的花繁叶茂衬托枯老树桩,以突出“枯木逢春”之意境。一般制作附木盆景菊多用青蒿或黄花蒿嫁接,菊花宿株式附桩一般只适宜制作小型附桩盆景菊(如图2),这里主要介绍一下嫁接成型附木式盆景菊(如图3)的造型过程。
2.2.1枯桩选材
多选用榔榆、赤楠,对节白腊等形状怪异的杂木枯、老树桩,要求重点突出,构图简洁、明了,富有韵味。主干仅留主要枝叉几个短茬,下部也仅留大根茬即可,附小菊无须过大桩头,蒿接壮株可选更粗大的枯桩。桩头自然要模仿天生野趣而斜倚弯曲,忌呆板平直缺乏风致。桩皮如果粗糙而疤裂斑驳,老态龙钟,就更有韵味。
2.2.2附前加工
附木式盆景菊以及下文介绍的附石式盆景菊的这种“附”,可大略分为“倚、穿、抱”三种结合形式。倚——以菊干倾斜或弯曲,倚在木或石上;倚木可在枯木桩的背面雕以纵槽使菊干顺槽长出顶部再营造“树”冠。穿——以菊干穿过木或石的空洞在上部造冠。抱——以事先选好培育的一些主根“抱”住木石在上部营造全株。青蒿与枯桩相附之前应在其后面凿出放菊花枝干的沟槽,宽度在2~3cm左右。相附时间宜在夏初,蟠扎、绑缚、砂囤或其它手段使菊与桩紧密贴合,如同自然生长在一起。除了长长的大根搂抱枯桩形式的菊株,可少作刻桩加工外,对菊株倚附和缠附的枯桩最好认真雕刻,菊株穿附,最好钻透枯桩。将隐于枯桩后面的蒿主干或菊主干或弯曲缠绕枯桩局部展露的小菊主干,卧进雕刻的深槽中。但若小菊主干或蒿接主干屈曲缠绕枯桩,有小部分干枝在侧面或少许经过正面时,让人欣赏的部分雕刻须浅而自然,最好“宛若天成”而不显刀凿痕迹,一般夏初剔刻雕镂的木质新茬,经过4~6个月的氧化作用,刻面即浑然暗淡,如同未加工一般。如果枯桩上有孔洞,须穿附时,须剪去主干上一些不必要的侧枝,以塑料薄膜将干枝从下往上包裹,然后从孔中慢慢地穿过,一般宜在午后枝干柔软时进行,小菊或青蒿附木可单孔一株,二株或多株,大桩也可以的孔多株,具体应视枯桩形状需要而定,也可根据条件创造新形式。
2.2.3砧木培养
砧木以本地野生青蒿或黄花蒿为主,于头年11月份即可将野生蒿苗取上盆定植,一直可延续到第二年3月上旬,一般树桩越高蒿苗定植就宜早。蒿苗长至20~30cm,茎径0.5cm以上时,栽入盆景盆中继续培养。盆要根据树桩的形状选择,一般以稍深一点的紫砂盆最好,蒿苗植在附桩背后,附桩固定要坚实。装盆后的蒿苗,当长至30~40cm时,开始弯曲造型,使蒿苗弯曲生长主干弯曲依附树桩形状而定。用绳或铅丝对主干弯曲牵缚,弯曲处外侧分枝留位嫁接备用枝,若弯曲处无理想分枝,可将附近理想分枝牵缚到理想弯曲处。选留嫁接备用枝,大型盆景3~4个,中小盆景留2~3个。
2.2.4嫁接造型
4月下旬至5月上旬,当预留侧枝长至20~30cm时开始嫁接,嫁接采用劈接法。嫁接后为提高存活率,一般在接穗上套一小塑料袋,袋长超过接穗3~5cm,下端用草茎扎口,移于荫棚内养护,促进愈合。接穗成活后,及时去掉塑料袋,加强肥水管理,促进接穗抽生新枝和分枝。随着侧枝的生长和分枝,及时进行多次摘心,扩大“树冠”和“云片面积”,促使造型分枝密集,枝叶自然成片, “云片” 或下垂或平展,错落有致、布局合理、整体上看下部云片呈 “桃叶”型,极富飘逸感,上部“云片”苍劲、古朴,宛如天然艺术精品。
2.3附石盆景菊的造型
菊花附石造型则是以石为重要点缀,追求一种野趣、自然(如图4)。附石可弥补其菊花主干细小的缺点,借石支撑菊株,以菊为主,菊石结合,相得益彰。选择石头时一般不拘泥于石体之高矮,凡具有多坑槽、纹理美、能成峰、气势好的石体,皆为创作的好素材。但实践证明,石体偏高,则景路宽广,石宽则气势雄壮。其作法是先单独培育菊苗,在盛沙高筒盆中养出长于石高的长根,注意预先考虑石的上部形态,对菊茎作弯,以保组合时菊株随石的突出和凹窝起伏贴合,避免组合后难于理顺且不稳定。把育出长根的菊苗与石组合时可以用塑料带或布绳绑缚强迫茎、枝、根尽量服服帖帖,两相拥抱,让长根纷披于石的四周,但观赏面更应理顺。把最美的根展示在观赏视觉下伸入土中,然后将菊石连盆置入专为进一步迫使弯处定形用的箱或桶状围箍中,箱或桶应使菊石连盆宽绰置入,填沙至只露菊株上部,保湿培育月余,(这段培育过程不影响对菊枝攀扎和掐芽促分枝营造 “树冠”)。解除箱培后,对盆内勤施复合肥和粪水催壮。
3 栽培管理
3.1土肥水管理
土肥水管理是能否生产出高质量盆景菊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肥水不足时,生长不良,植株矮小,蒿苗或菊苗老化;肥水过量时,易徒长,植株不健壮,增加控制难度。菊花宜用生土,不宜用旧土。因此,土壤要求肥沃、通气性好。以充分腐熟的大粪干作主要营养茎质,配入一定比例的过筛煤渣,按1:1比例充分混合后,再混入一定量的黄土,其比例为大粪煤渣混合肥与黄土的比例为4~5:1。菊花生长进入中期以后,根据植株长势,结合浇水适当补充肥料,以充分腐熟的人粪尿,腐烂动物残体为宜,将水与人粪尿或动物残体以适当比例混合,浅灌菊花。尽管菊花需水量较大,但不宜过多、过勤浇水,盆土相对湿度以保持60~80%之间为佳,总之,肥水管理要根据盆景菊的生长势实行促、控相结合的原则。
3.2 矮壮素处理
菊花为典型的短日照植物,最后一次摘心时间应根据品种特性确定。岳阳地区国庆菊一般在6月下旬定头,秋菊定头时间是在8月1日前后一个星期内定头,过早过迟易出现柳叶头或封顶现象,影响开花。盆景菊定头以后,应根据其生长势控制枝条的伸长度。如果枝头快要达到造型的要求时,可以喷施B9100~150ppm进行矮化处理,每隔一周喷一次,并适当控制肥水分,少施N肥,多施P.K肥。菊花初步显蕾且枝叶达到造型要求时,可用多效唑100~150ppm溶液浇灌盆景菊根部,可以促使菊花基本不再伸长,叶色也浓绿,如果部分 “云片” 已达到造型要求,可以小喷壶喷洒150ppm多效唑控制其伸长,未达到造型要求的“云片”可任其继续生长,逐步达到造型的要求后,再喷洒100ppm的多效唑溶液。
3.3 病虫害防治
盆景菊的病虫害主要有枯萎病,黑斑病,蚜虫、夜蛾类、钻心虫等。其中枯萎病和钻心虫危害是盆景菊制作过程中最棘手的问题,一不小心就功败垂成,大半年的心血也白费了,所以应特别重视。
(1)菊花枯萎病是菊花重要病害之一,多在夏秋季发生,主要危害根、茎维管束组织。防治方法:忌用旧土栽培菊花;进行土壤消毒;选用无病苗木;用50%多菌灵800~1000倍液,或50%克菌丹500~700倍液灌根喷雾,或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喷雾防治。
(2)菊小筒天牛是盆景菊危害较大的虫害之一,常造成毁灭性的死亡,应特别重视,主要以虫蛀食茎干髓部,造成开花不正常,主茎上部枯萎或整株枯死。防治方法:剪除虫枝,消灭幼虫;铁丝刺杀幼虫,蛀孔塞药毒杀幼虫;用呋喃丹每盆放50~100克左右,每隔半月或20天放一次,对防治各种钻心虫害很有成效。
4 结束语
盆景无定式,盆景菊同样崇尚自然,只要意境含蓄深远,花繁叶茂,层次分明,而不极力追求怪异,就不失为一盆菊花盆景佳作。宿株式盆景菊由于多年宿株而主干粗壮,根系苍老、枯皮斑驳且枝繁叶茂,花多色艳而弥足珍贵,如果菊株养育5年以上仍保持生机,可谓十分出色,养育8年、10年就更加神奇,可谓小菊“老寿星”了。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盆景艺术作为一种极为生动的有生命的文化载体,物化着创造者的空间意识、审美观念,人生情趣和艺术修养。《园冶.说造论》中有“三分匠,七分主人”之说。同理,盆景菊作品好坏在于创造者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养护技艺,所谓 “意奇则奇,意高则高,意远则远,意左则左,意庸则庸,俗则俗矣”。常言道,功夫在诗外,盆景菊造型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