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茅松毛虫(拉丁学名:Dendrolimuskikuchii),又名褚色松毛虫,为鳞翅目、枯叶蛾科、松毛虫属。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在浙江发生于海拔较高的地区。为害马尾松、思茅松、云南松、华山松、云南油杉。常与马尾松毛虫混合发生,松林针叶被吃光,严重被害松林,遇干旱可枯死。
6月上、中旬出现第1代卵,6月下旬出现第1代幼虫,卵成堆产于寄主叶上,初孵幼虫群集,受惊即吐丝下垂成弹跳落地,老熟幼虫受惊后立即将头卷曲,竖起胸部毒毛。成虫多在傍晚至上半夜羽化,羽化后当天即可交尾产卵,成虫白天静伏于隐蔽场所,夜晚活动,以傍晚最盛,有一定的趋光性,
防治方法
1、 封山育林,杀虫。改造人工纯松林。
2、 大力开展生物防治,保护利用天敌,可用0.5亿-1亿孢子/ml苏云金杆菌液,1-2亿孢子/ml的白僵菌水剂,或5亿孢子/ml的超低容量的白僵菌油剂、乳剂、水剂喷雾。
3、 在暴发成灾时,可选用1种农药进行急救,敌马油雾剂、敌丙油雾剂加柴油稀释1-2倍,每公顷1500-2250g。菊酯类农药超低容量喷雾,每公顷15-30ml。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50%马拉硫磷乳油2000倍液,15%杀虫畏乳油500倍液,90%敌百虫原药3000倍液,50%敌敌畏乳剂2000倍液,喷杀4、5龄以前幼虫。特别推荐使用树虫一次净进行防治。
4、生物防治:杜鹃、它是松毛虫主要的天敌鸟类;灰喜鹊、灰喜鹊的食谱很宽,它主要在哺育幼鸟时捕捉松毛虫; 螳螂:2周龄以上的螳螂都可以捕食松毛虫;蚂蚁:林区内各种食肉和杂食性蚂蚁都捕食松毛虫、且松毛虫的虫卵和蛹,更是蚂蚁非常喜食的食物;各类寄生类昆虫,如赤眼蜂(赤眼蜂的种类较多,有一部分是松毛虫的天敌)和寄生蜂、它们把卵产在松毛虫的卵或成虫体内,幼虫孵化后以松毛虫的卵或成虫为食物、它们是松毛虫的主要的天敌昆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