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植保网
网站首页 淇林风采 新闻中心 病害防治 虫害防除 杂草防除 大树移栽 时令管理
无公害农药 技术前沿 花卉专栏 专家坐诊 产品中心 展会动态 植保图库 药械信息
端午节的由来
发布日期:2015-6-19   人气:596  来源:新植保网

    

端午节(英文为DragonBoatFestival或DoubleFifthFestival)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更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在湖北、湖南、贵州、四川一带,端午节又分为大端午与小端午。小端午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大端午为每年农历五月十五日。

时至今日,端午节在中国人民中仍是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列入国家法定节假日

2009年9月30日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会议决定:中国端午节成功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端午”。《燕京岁时记》记载:“初五为五月单五,盖端字之转音也。”又称,端阳节、重午节、天中节、浴兰节、解粽节、女儿节、端礼节、菖蒲节。

最早出现的端午时食,应属西汉的“枭羹”。《史记》“武帝本纪”注引如淳言:“汉使东郡送枭,五月五日为枭羹以赐百官。以恶鸟,故食之”。大约因为枭不易捕捉,所以吃枭羹的习俗并没有持续下来。锉是端午的主角-粽子,在稍晚的东汉就已出现。一直要到晋朝,粽子才成为端午的应节食品。《风土记》:“五月五日,与夏至同,……先此二节一日,又以菰叶裹黏米,杂以粟,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熟。”同时又有另一种端午节食,称为“龟”也只在晋朝昙花一现,随即销声匿迹。只有《风土记》中称为“角黍”的粽子,因为附会在屈原的传说上,千百年来,成为最受人欢迎的端午节食。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是旧时流行甚广的一首描写过端午节的民谣。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端午节的习俗大同小异,而端午节吃粽子,古往今来,中国各地都一样。如今的粽子更是多种多样,璀璨纷呈。现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壳包糯米,但内含的花色则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等

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从前在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行。古语曾说“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无纯饮的。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中医还用来治皮肤病。在没有碘酒之类消毒剂的古代,用雄黄泡酒,可以祛毒解痒。未到喝酒年龄的小孩子,大人则给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意在消毒防病,虫豸不叮。

  热点文章
·解读叶斑病与炭疽病的区别(附防治
·这种长相像蝎子的小虫子,危害起来
·树干上长青苔?别急,教你一招防治
·海棠枝叶上爬满密密麻麻的蚜虫?教
·柳树叶上圆球状凸起是什么造成的呢
·公司简介
·杂草分类
·瓢虫哪些有害?哪些有益?
·叶斑病与叶枯病病害症状要分清,防
·黄杨常见病害辨别与防治
·红枫常见病虫害有哪些?
·联系我们
·植物叶片遍布黑色霉斑,注意防治!
·园林中“三埋两踩一提苗”指的是什
·企业文化
·松树上长黄色瘤子?原来是它惹的祸
·诚邀合作伙伴
·雪松常见病虫害有哪些?
·草坪里长蘑菇?这几点你注意了吗?
·桂花如何安全越冬?防冻措施需掌握
淇林简介  |  企业文化  |  营销网络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网站运营:河南淇林园林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郑州市国基路7号花园SOHO3A栋18层 电话:0371-60306782 0371-60306783 400-0196-114 邮箱:qilinxinzhibao@163.com
任何抄袭、仿造、镜像本站将视为侵权行为,本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我们保留通过法律手段追究的权利
版权所有 www.51zhibao.com Copy Right©2010-2012 备案编号: 豫ICP备10207569号
部分内容转载于网络,若有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
技术支持:网晟营销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