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星吉丁虫,昆虫名,为鞘翅目,吉丁虫科。分布于上海、山东、天津、河北、江苏、湖南、宁夏、甘肃陕西、吉林、辽宁、黑龙江等地区。危害梅花、樱花、桃花、海棠、无角枫等花本。以幼虫蛀食皮层及木质部,严重时,可造成整株枯死。
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10-12毫米,蓝黑色,有光泽。腹面中间亮绿色,两边古铜色。触角11节,呈锯齿状。前胸背板前狭后宽,近梯形。两鞘翅上各有3个稍下陷的青色小圆斑,常排成整齐的1列。
卵 扁圆形,长约0.9毫米,初产时乳白色,后为橙黄色。
幼虫 老熟幼虫体扁平,黄褐色,长18-24毫米,共13节。前胸背板特大,较扁平,有圆形硬褐斑,中央有"V"形花纹。其余各节圆球形,链珠状,从头到尾逐节变细。尾部一段常向头都弯曲,为鱼钩状。尾节圆锥形,短小,末端无钳状物。
蛹 长10-13毫米,宽4-6毫米,初为乳白色,后变为酱褐色。多数为裸蛹,少数有白色薄茧。蛹室侧面略呈长肾状形,正面似蚕豆形,顺着枝干方向或与枝干成45°角。
生物学特性
六星吉丁虫每年繁殖1代,在10月份前后以老熟幼虫在木质部内作蛹室越冬。翌年3月份开始陆续化蛹,发生很不整齐。成虫出洞时间早的在5月份,6月份为出洞高峰期。白天栖息于枝叶间,可取食叶片成缺刻,有坠地假死的习性。卵产于枝干树皮裂缝或伤口处,每处产卵1-3粒。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产卵盛期。幼虫蛀食寄主枝干的韧皮部和形成层,形成弯弯曲曲的虫道,虫粪不外排。为害景象与爆皮虫近似,但蛙食的虫道远比爆皮虫宽大,老熟幼虫的虫道宽度可达15毫米。幼虫老熟后蛀入木质部,作蛹室化蛹,但深度较浅。
防治方法
1、该虫未发生的橘区应严格实施检疫措施,防止扩散蔓延。
2、已发生此虫的地区,平时加强栽培管理,保持健康树势,及时清除死树死枝,特别在成虫出洞前要清除并烧毁六星吉丁虫为害所致的死树死枝,以减少虫源。
3、药剂防治可采用3种方法:
①在成虫开始大量羽化而尚未出洞前,先刮除树干受害部的翘皮,再用80%敌敌畏乳油加黏土10-20倍和适量水调成糊状,或直接用水稀释到30倍液,也可用40%乐果乳油加等量煤油涂在被害处,使成虫在咬穿树皮时中毒死亡。
②在成虫出洞高峰期树冠喷药,杀死已上树的成虫。药剂有40%乐果乳油或90%晶体敌百虫或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2.5%敌杀死乳油3000倍液。特别推荐新植保杀虫剂“树虫一次净”800-1000倍液喷雾进行防治。
③在初孵幼虫盛期,先用刀刮去受害部的胶沫和一层薄皮,再用80%敌敌畏乳油3倍液或40%乐果乳油5倍液涂抹,可杀死皮层下的幼虫。注意,乐果不能在朱红、红橘、乳橘和柠檬等敏感品种上使用;用各种药剂涂干时,涂药面不应过大,否则可能产生药害。
4、用蛀虫清在害虫发生前或幼龄期,先在树干基部或靠近新鲜排粪孔下方钻孔(4.5分钻头深度以达到木质部三分之一为准),然后将瓶盖拧开,直接插入钻孔进行滴注。
5、在害虫发生前或正在发生危害时,借助输液袋或插瓶进行使用根除蛀(滴注型)。每个空吊袋加纯净水500毫升,然后按照树木胸径1ml∕cm的量用针管量取药剂加入到吊袋里面,轻轻摇动让药液均匀后进行树干基部滴注,每500毫升水(单个吊袋)最多可加注药剂的上限为20ml,环境树冠不同可适当加大20%的量即1.2ml∕cm;或者按照树木胸径1ml∕cm的量用针管量取药剂加入到空的插瓶中,然后在树干基部用4.5分钻头向下45度角钻至木质部三分之一,将药瓶插头顶端截断后直接插入钻孔进行滴注。若能配合高硅使用,效果更佳。
6、先沿大树周围挖10-15厘米深的坑,将根除蛀药液放入盛有水的盆中(或其他器皿,但水不能少于5公斤),搅拌溶解后均匀撒施于树坑中,然后浇水,等明水阴干后覆土即可;在大树和苗木移栽时,可以配合旺长根和腐菌灵一块使用,省工省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