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子别名青刺蛾、褐边绿刺蛾、绿刺蛾、褐缘绿刺蛾(拉丁学名:Parasa consocia Walker)为鳞翅目、刺蛾科、绿刺蛾属节肢动物。绿色的小虫子,中国绿刺蛾,老百姓俗称的"八角子"、它不仅为害杨、柳、榆、刺槐,而且为害多种果树类,属于害虫。一般这类昆虫蛰伤都是酸性物质涂抹肥皂水,小苏打等碱性物质可以缓解肿痛。
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12、5-17毫米,翅展28-40毫米,头部粉绿色,复眼黑褐色,触角褐色,♂触角近基部10多节为单栉齿状,♀触角丝状;胸部背面粉绿色;足褐色;前翅粉绿色,基角处有放射状褐色斑,外缘有浅褐色线,缘毛深褐色;后翅及腹部浅褐色,缘毛褐色。
卵 扁椭圆形,长1、2~1、5毫米,初产白色,渐变为黄绿色至淡黄色
幼虫 老熟幼虫体长24-27毫米,宽7-8、5毫米;头红褐色,前胸背板黑色,体翠绿色,背线黄绿色至浅蓝色,亚背线带红棕色,中胸及腹部第八节各有一对蓝黑色斑,后胸至第七节每节有二对蓝黑色斑,中胸至第九节每节着生棕色枝刺一对,刺毛黄褐色,杂有几根黑色毛;体侧翠绿色,间有深绿色波状条纹;侧腹面至第九节均具一对刺突,上生黄棕色刺毛;腹部第8、9节有黑色绒球状毛丛一对。
蛹 卵圆形,长15~17毫米,棕褐色,藏于茧内。
茧 椭圆形,暗裼色。多在寄主树干周围3~7厘米深的土层中。
生活习性
一年一代,以幼虫越冬,翌年6月化蛹,7-8月见成虫,并开始产卵于叶背,数十粒成块,呈鱼鳞状排列,一周后孵化,初孵幼虫不取食,后取食自身脱皮后开始取食叶肉,3龄前有群集习性,3、4龄后渐渐吃穿叶表皮,6龄后自叶缘向内蚕食,幼虫期约30天,老熟幼虫在树冠下浅松土层、草丛中结茧化蛹,蛹期30天左右,成虫寿命3-8天,具趋光性。
防治措施
1、结合施肥、修剪,挖除或剪去树干上的茧壳及土中虫茧。
2、人工摘除群集的大量幼虫。
3、灯光诱杀。在刺蛾成虫的发生期,利用其趋光性,诱杀成虫。
4、利用生物农药杀螟杆菌、白僵菌1000至1500倍液防治。
5、化学防治:特别推荐新植保杀虫剂“树虫一次净”800-1000倍液喷雾或“根除净”环施后浇水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