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8日召开的四川省风景园林工作会议上,泸州、德阳、眉山、自贡被正式授牌为“国家园林城市”。这是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之后,泸州市获得的又一项国家级“金字招牌”。
据了解,泸州以打造“山水园林”为目标,坚持将“创园”工作与创建环境优美示范城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等工作相结合,探索出“旧城区见缝插绿、新城区景观建绿、城郊结合部生态造林”的城市绿化新路子,以绿地系统规划为指导,以科技建绿为支撑,以文化建绿为内涵,形成了以40多条城市主干道绿化为骨架,30多个公园、广场为重点,单位、居住区、街头游园、中心城区绿化为网络,点、线、面结合的城市绿化体系,初步显现了泸州山水园林城市特色。
泸州市园林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截至2011年底,该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25%,建成区绿地率35.1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9.1平方米,公园绿地总面积达853公顷,建成区已建成防护绿地1241公顷,建成生产绿地208.59公顷,城市各城绿地率最低值32.07%,城市各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最低值5.38㎡/人,新建改建居住小区绿地达标率96.48%,城市公共设施绿地达标率98%,城市防护绿地实施率85%,生产绿地占建成区面积的2.23%。目前,该市已拥有32个公园,规范化率93.75%,并正在规划建设1个40多公顷的植物园,林荫停车场推广率72%,河道绿化普及率86.67%。
“为了获得这一荣誉,更是为了改善全市人民的生活环境,在2009至2012年的三年攻坚阶段,泸州通过政府专项资金投入、土地划拨、社会资金投入等形式,多方筹措、加大投入,累计投入20余亿元用于城市园林绿化。”泸州市园林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06年,泸州正式提出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目标,2009年被评为省级园林城市,2014年9月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