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细菌性穿孔病的病症
细菌性穿孔一般由细菌引起,致病细菌在枝梢或病叶上越冬。来年春季借雨水或昆虫传播侵染。叶片发病时,初为水渍状小点,后扩大成圆形病斑,病斑周围有紫色晕环,之后,病斑干枯脱落,形成穿孔,有的多个病斑相连形成焦枯状大斑,干燥脱落后形成大的穿孔,严重时造成叶片脱落。枝条受害后形成溃疡,受害部位成暗紫色病斑,病斑上常发生大小不同程度的裂纹。该菌发育的适宜温度是24℃至28℃,华北地区一般5月发病,夏季高温高湿季节为发病高峰期。严重时8月至9月份整棵树的叶子都会千疮百孔、斑斑驳驳,影响观赏效果。
二、防治方法
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植株抗病性;春季合理修剪,增加植株透风、透光性;注意防治蚜虫,草履蚧等刺吸式害虫,减少传染几率;春季发芽前可喷3度石硫合剂进行杀菌预防;也可以在发病期间用菌医1000-1500倍液均匀喷雾,效果更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