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花大艳丽,品种丰富,是近代公园中或花坛上的主要花卉。可成片栽植,形成壮观的花海,也可沿小径、路旁作带形栽植,或在林地边缘栽培,并配以矮生、匍匐性花卉。有时单株或二、三株栽植以欣赏其特殊品型花色。更有完全以芍药构成专类花园称芍药园。芍药又是重要的切花,或插瓶,或作花篮。古人评花:牡丹第一,芍药第二,谓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因为它开花较迟,故又称为“殿春”。
芍药的春季管理非常重要,如管理不当,不仅会影响当年的开花质量,而且会影响以后的生长,现将芍药春季管理的要点介绍如下:
一、早灌春水
在3月中旬,芍药即将萌动时,要及时浇水,水必须浇足浇透,这样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地温,推迟芍药的萌动,防止倒春寒的侵害,还能及时供给植株生长所需的水分,为开花做好生理准备。
二、多施基肥
芍药喜肥,在春季施两次基肥,才能满足开花和生长的需要。在春水前应施一次花前肥,可施用豆渣、油渣或晾干的鸡粪,目的是为了供给开花所需要消耗的养分,一般采用环施或沟施法;芍药花后的十五天左右应再施一次肥,这次肥被称为花后肥,可施用腐熟的牛马粪,可采用满施法,施入后要将肥料翻入土中,浇一次透水,可有效补充植株因开花所消耗的养分,使植株花后继续健康生长,还能有效提高土壤的疏松度,利于植株根系生长。
三、摘除侧蕾
芍药一个枝上会着生多个花蕾,枝顶部的大花蕾为主蕾,主蕾周边的小花蕾为侧蕾,为保证花大色艳,应将侧蕾全部摘除,只保留中央的主蕾,而且一个枝上只能保留一个主蕾。如果不摘除侧蕾,会使花多而小,无观赏价值或观赏价值降低。芍药开完花后,还要及时将残花剪除,否则结果会造成养分的浪费,影响植株的健壮生长。
四、防病防虫
芍药在开花前病虫害相对较少,但花后即进入夏季高温期,极易发生病害。因此,在春季刚萌芽时就应及时喷药进行预防,可采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颗粒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颗粒800倍液喷雾进行预防。一般每10天一次,连续喷4至5次。如有白粉病、叶霉病和红斑病等常见病害发生,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颗粒10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颗粒1000倍液喷施,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颗粒和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颗粒按1:1的比例混合后配制成800倍液进行喷雾,这样可防止植株产生抗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