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叶背面散生黄色近圆形裸生的小疱,即病原菌的夏孢子堆,发生严重时,病斑数量很多,布满叶背,但叶片未见于枯;有时可见到叶背面的夏孢子堆几乎呈白色,系被只Ramula-riacoleosporiSacc.称超寄生菌寄生所致。
病原:Coleosporium,perillaeSyd.称紫苏鞘锈菌,属担子菌亚门真菌。夏孢子堆黄橙色生在叶背,散生至集生,圆形或椭圆形,大小0.2—0.5mm,不呈粉状;夏孢子浅黄色,球形至近球形,表面密生小沈,壁无色,厚约1.5μm,大小17—26×12—18(μm)。冬孢子阶段未见。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以冬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在温暖的南方夏孢子可终年产生,辗转传播蔓延,有时见不到冬孢子阶段。高温、高湿条件易诱发该病。
防治方法:清洁田园,加强管理,采用配方施肥技术,适当密植。防治药剂:粉锈宁、净白、斑腐清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