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
1..条形黑粉病和秆黑粉病。为系统侵染性病害,症状基本相同。主要为害叶片和叶鞘,也为害穗轴和颖片。病株生长缓慢,矮小,叶片和叶鞘上产生长短不一的黄绿色条斑,随后变为暗灰色或银灰色,表皮破裂后释放出黑褐色粉末状冬孢子,而后病叶丝裂,呈褐色,卷曲并死亡,严重时甚至整个植株死亡。由于被侵染植株分蘖少且病株死亡,草坪常变稀,形成秃斑,引起杂草入侵。条形黑粉病症状在春末和秋季冷湿天气阶段较易发现,而秆黑粉病普遍见于初春。夏季干热条件下病株多半枯死而不易看到典型症状。草坪受到极度干旱胁迫时,条黑粉病为害加重。
2..疱黑粉病(叶黑粉病)。疱黑粉病为局部性病害,病叶背面产生黑色或铅黑色椭圆形疱斑(病原菌冬孢子堆),其长度不超过2mm,周围常褪绿,出现黄色“晕圈”,严重时整个叶片褪绿,近白色。冬孢子堆始终埋生于寄主叶表皮下。感病严重的草坪远看呈黄色。
防治
1.选育和使用抗病草种和品种。
2.选用多草种或多品种建植混播草坪。
3.选用无病草种、草皮或植生带等建坪。
4.种子处理。①温水浸种。种子浸于53~54℃温水中5min,水量为种子量的20倍,浸种后,摊开晾干。②药物拌种。种子播种前可选用萎锈灵(每千克种子中有效成分3g)、福美双(每千克种子中有效成分12g)、25%羚锈宁(三唑醇)拌种剂、50%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等拌种,拌种药量可按种子重量的0.1%~0.2%,可有效地防治此病。此外,克菌丹、氧化萎锈灵也很有效。
5.减少传染源。铲除草坪、田间地边野生寄主,如毛雀麦,可以减少田间发病。
6.加强建植管理。做好平床整地工作,适期播种,避免深播,以利迅速出苗,减少病原菌侵染。
7.药剂喷雾防治。发病初期可喷施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5%多菌灵、甲基托布津、乙基托布津等杀菌剂。用“战菌”1500-2000倍液喷雾,能达到很好的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