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名:RhizoglyphusrobiniClaparede属蜱螨目,粉螨科。分布东北、华北、华东及华南等地,是世界性害虫。
寄主:百合、知母、半夏、郁金香、水仙、唐菖蒲、鸢尾、风信子、贝母等中药材,其中百合科鳞茎受害重。
为害特点:以成、若螨在贝母地下鳞茎的根盘周围取食汁液,受害处细胞组织坏死出现褐色斑点,虫体携菌还可引起鳞茎腐烂,一旦鳞茎开始腐烂,就集中在腐烂处取食为害,加速腐烂,造成严重减产。
形态特征:成蜗体长约0.7一0.9mm,洋梨形,卵圆形至椭圆形。服体乳白色,光滑无皱纹。品颚体及足均呈红色,须肢末端具钳状分叉。足5节,短且粗,末端上部具指状凸起,爪弯曲。卵长0.15一0.19mm,椭圆形,乳白色。幼蛹长0.3mm。若螨与成螨近似,较小,颚体和足色浅,服体白色;
生活习性:年生10多代。20一30℃条件下,完成1个世代,约需10—17天。以成螨在土壤腐烂的鳞茎残瓣中越冬,翌春开始取食,6—11月为害。喜欢潮湿的土壤环境。夏秋季多雨。在田间越夏的鳞茎或栽后的鳞茎受害重。
防治方法:(1)选用无螨的鳞茎留种,栽植贝母的田块,夏季连续翻耕暴晒2—3次,雨后及时排水,保持土壤干燥。(2)施用腐熟有机肥或酵素菌沤制的堆肥,防止根蛹在未腐熟肥料中生存和繁殖。(3)每667m2用5%喹硫磷颗粒剂1.5—2kg,加10kg湿润细土拌匀后撒在地表后翻入土中。(4)在害螨发生时,用“螨虫清”1000-1500倍液喷雾,能达到正面喷药,背面死虫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