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植保网
网站首页 淇林风采 新闻中心 病害防治 虫害防除 杂草防除 大树移栽 时令管理
无公害农药 技术前沿 花卉专栏 专家坐诊 产品中心 展会动态 植保图库 药械信息
园林植物害虫的发生特点及综合治理策略
发布日期:2013-3-15   人气:2496  来源:河南科技学院园林保护技术研究所

    

 

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城市园林绿化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但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人类不同程度地改变了城市环境和自然植被生境,既破坏或摈弃了许多原有植被和土生植物,出现了市中心衰退现象(高楼多绿地少),使得城市生态状况变得恶化;此外,又引进了许多外来植物,建造了许多新的植被类群,形成了城市植被和园林化格局,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偏离生态环境改善的倾向,导致了城市园林植物害虫的严重发生,在防治园林植物害虫的实践过程中,人们研发了一些新的技术和方法,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总之,我国园林植物害虫防治的水平得到了发展和提高,但是,面对城市园林植物害虫发生的新特点和诸多问题,目前的技术和方法远远不能满足防治害虫的需要。特别是以一些重要的害虫,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必须在园林植物害虫综合治理总体思想的指导下,大力研发和发展新的技术和方法,有效地控制园林植物害虫的发生和为害,才能促进城市园林绿化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本文在多年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参考相关研究资料和成果,对园林植物害虫的发生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期综合治理的策略进行了阐述。

1 城市园林植物生态环境的特点

1. 1 植物种类多样性

园林植物品种繁多,设计和配置千差万别,既有乔、灌、草相结合的复式种植,又有各种植物组成色彩斑斓的优美图案。造成了城市园林植物种类丰富多样,生长周期长短不一,为害虫的发生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源或寄主和多样化的生境。

1.2 时间周期长

园林植物有1年生、2年生、多年生(大多数),这为害虫的发生为害提供了持续的时间周期

1.3 空间结构极复杂

由乔、灌、草相结合的复式种植方式,这种结构园林植物品种繁多,设计和配置千差万别,结构层次和立地条件复杂,小环境、小气候多样化。这种结构为害虫的发生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源或寄主,形成了园林植物特有的害虫种类和结构。因城市园林植物在近郊与果树、果树、蔬菜(含温室大棚)、农作物等相连接,形成了更为复杂的大尺度复合生态,为害虫的发生为害提供了持续的时间广阔的空间。

1.4  生态脆弱,环境较差 

园林植物的主要分布区是风景区、公园、庭院、街道等,是人工建造的特殊生态系统,住宅、街道、工厂等建筑群对城市的分割,又进一步削弱了绿地系统的功能互补,且园林植物本身多数经过长期驯化,其抗逆、抗虫能力减弱,加上其生长的环境透气性差、土质低劣、生长空间狭窄、空气污染严重、光照条件不足,助长了害虫发生的趋势,导致园林植物害虫的猖撅与长期发生。

1.5 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城市是以人的活动为中心,人们对园林植物直接的管理、维护,人们的正常的城市生活,都是对园林植物生态系统的干扰,使城市绿地系统难以建立起稳定平衡的生态功能,园林植物抗性下降,导致害虫的发生。城市中的园林植物多处于人口稠集区附近,使用化学农药喷药防治害虫时,因有很大的安全隐患而限制使用,由于化学防治目前是防治害虫的主要方法,当其他方法效果不好时,害虫的防治就处于被动状态。

2城市园林植物害虫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2. 1园林植物害虫种类多,结构复杂 

30年来,随着城市园林绿化格局的大调整,绿化面积大幅度增加,以及国外疏林草地、规则绿化等园林风格丰富了我国传统园林格局,使得园林植物种类、数量大大增加,植物配置和种植方式多种多样,从而决定了园林植物害虫种类多,结构复杂的发生格局,也不断改变着城市中原有环境的植物主要害虫种类、结构和危害。据全国33个城市近年的调查显示,我国园林植物仅介壳虫就有1024种,蚜虫905种。其具体表现在:园林害虫种类由大型向小型演替,危害部位由暴露转向隐蔽;至今,“七小害虫”(蚜、螨、蚧、虱、蓟马、网蝽、叶蝉、)、地下害虫(蛴螬)、蛀干害虫(天牛、木蠹蛾、吉丁虫)等已成为城市园林植物的主要害虫。 

2. 2园林植物害虫的猖撅程度加剧

害虫与其寄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协同进化关系,不合理的种植结构是害虫严重发生的主要原因,近年在全国许多城市刮起的草坪风、栽老树风、广场热和外来树种热即是最明显的例子。草坪热诱发了多种地下害虫的严重发生;建设城市绿化广场作为城市公共绿地的一种形式是必要的,但设计简单,树少草多,暴晒炎热,盲目攀比面积,成为害虫防治的难点;还有一些城市大批量盲目移植特大乔木(老树),多数为反季节栽植,又无必要的施工设备和熟练的专业队伍,不仅成活率极低,害虫更加严重。

园林植物的带虫移栽已是普遍的问题,当时看不出什么问题,但35年后,移栽的苗木长势极度衰弱或大面积的死亡,这是介壳虫等小型刺吸式害虫严重为害的原因。

有些城市引进外来花木,给当地带来新的害虫,甚至有生物入侵极大风险。此外,有些地方放松了选用边缘植物的警惕性,在不适宜的地区、不适环境条件下常出现生长衰弱、衰退,诱发害虫严重发生。单一品种或同科、属植物成片种植(如:纯化的草坪广场、大色块的应用),或害虫转主寄生植物混植,会有利于害虫繁殖与传播,加重害虫的危害程度。

2.3 城市生态恶化,助长了园林植物害虫的危害  

城市环境是由人工建造起来的特殊生态系统,地上部分往往是空气污染严重、光照条件不佳、人为破坏频发,地下部分往往是土壤坚实、透气性差、土质低劣、缺肥少水、生长空间狭窄,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了害虫的猖撅,当某种()生态因子达到灾变性程度,而养护管理又长期不当时,生态平衡将被打破,园林植物害虫就暴发成灾,发展成为自然生物灾害。这种猖撅危害往往具有隐蔽性、不可预见性、突发性和灾害性等特点,如槐尺蠖、杨扇舟蛾近年在中原地区流行,一些迁飞性害虫如粘虫也严重侵害草坪。

2.4 国外危险性害虫不断传入我国,对园林植物构成新的威胁  

由于园林绿化的需要,国内许多部门热衷于直接从国外引种、引苗,使我国成为遭受外来入侵生物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据国家权威部门统计,目前入侵我国的外来生物已达400余种,近十年来,新入侵的外来生物至少有20多种,平均每年递增12种。由于自然控制因素的丧失,使侵入型害虫比我国本地害虫具有更大的危害性。1979年传入我国的美国白蛾,现已扩散在辽宁、河北、山东、陕西、河南等省,危害树木和植物已超过百余种,给园林植物带来了巨大危害;严重为害100余种花卉植物的潜叶害虫美洲斑潜蝇、南美斑潜蝇和为害巴西木、发财树、铁树、一品红等22科植物的蛀干害虫蔗扁蛾就是近年从国外传入的,前者仅两年时间就遍及我国22个省区。此外还有松突圆蚧、湿地松粉蚧、椰心叶甲、刺桐姬小蜂、红火蚁、烟粉虱、悬铃木方翅网蝽、刺槐叶瘿蚊等,这些有害生物的入侵带来的后果是巨大而不易消除的。

3 园林植物害虫的综合治理策略

3.1进行园林植物害虫的生态治理

即以景观生态中主要园林植物的所有主要害虫为对象的治理。园林植物害虫综合治理在以生态系为治理单位的基础上,应高度重视与害虫数量变化密切有关的自然因素。如有限的资源(包括食料条件、活动空间和隐蔽场所)、周期性发生的气候条件或随时发生的天气条件(风、雨、热等)、种内自我调节(竞争)和与天敌及其他害虫进行的种间竞争。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可以将害虫种群数量限制在一个水平上。或将主要的害虫群落的种类和数量限制在一定的波动范围内。自然因素的控制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其中以天敌的作用最大。

在研究制定园林植物害虫防治策略时,必须从生态学的观点出发,辨正地看待环境、植物、害虫、天敌和各种防治措施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控制害虫的基础抓起,把害虫防治纳入园林建设总体工程范畴。如在园林种植设计时,以乔木为主,乔、灌、草、花、藤多种植物合理混配,营造一个多品种、多层次、相互共存、遮阴效果好、生态稳定的绿荫型复层种植结构;在树种的选择上.以乡土树种为重点。注意选择抗干旱、耐贫瘠、抗虫、抗污染、抗冻害和耐粗放管理等适应园林生态环境的树种。

3.2进行园林植物害虫的群落治理

即以一种园林植物、一个树种整个生长季节所有主要害虫为对象的治理。这些害虫,发生在园林植物的不同生育期,具有各自的变动规律和为害习性,或者虽发生在同一时期,但为害方式、部位或器官不同等。所有这些,构成了复杂的害虫群落结构,这里既要考虑不同时期的害虫种群,又要考虑整个害虫群落的演替和变化。治理时要根据当地环境条件、生产管理措施、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状况及各阶段害虫和天敌等情况,采取防治措施。其中有针对某种害虫的主要措施,亦有兼治的措施。其采取的措施和技术,不但要与其他措施相协调,又要与群落中其他害虫的防治措施相协调,一个时期的防治措施和另一个时期的防治措施相结合。所以要更细致地掌握园林植物发育的关键时期和害虫发生的关键世代。例如高羊茅草坪害虫的综合治理,其主要治理对象包括蚜虫、斜纹夜蛾、地下害虫和螨类等。在防治害虫时,尽量避免单一害虫防治。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可持续控制园林植物害虫的预期效果。

3.3进行园林植物害虫的种群治理

即以一种园林植物害虫为治理对象。当生态环境中或在园林植物的生长季节内只有一种害虫为害严重;或在整个生长季节虽有习性近似的两种以上的害虫,但其中一种的数量和为害占绝对优势时。应根据害虫种群动态和防治技术的特点,以一种优势种害虫为对象,将其他害虫视为次要害虫和群落中的成员,在不同的季节采取不同的技术措施,控制其为害。例如对美国白蛾的治理,在不同景观的园林植物上,此种害虫的严重为害成为最突出的问题,是治理的唯一对象,通过多种方法对其进行有效控制,就能解决该景观园林植物害虫的主要问题。我国大部分绿化林区对松毛虫的治理也属于这个类型。解决了主要治理对象,也就控制了该生态环境的害虫问题。

3.4 各种防治技术间的相互协调和综合

无论采取哪种治理,在采取技术措施时,都有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抓住影响害虫的主要生态因子,通过科学种植、养护和管理等一系列技术措施,营造出有利于园林植物和天敌,不利于害虫发生繁衍的生态条件,提高园林植物的抗性,达到预防或减少害虫发生的目的。第二,大力开展生物防治。如保护和利用害虫天敌,或人工繁殖、释放天敌,或引入外来天敌,或选用生物农药和化学信息素来防治园林害虫。利用化学信息物质控制天敌的行为来控制害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害虫控制方法,在园林植物害虫持续控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第三,推广应用已成熟的物理防治方法。光色诱控技术、红外线、超声杀虫等都显示了诱人的前景,可在生产上提高应用。第四,合理使用化学农药,改进农药施用技术。

一般来说,生物防治、农业防治、物理防治间的关系能够较好地协调,且能产生多方面的效应,因此应该优先采用。化学防治与其他方法间容易发生矛盾,它杀死害虫的同时也杀死天敌,因此应尽量减少使用,只在必须应急时使用,尽量选择生物源农药,结合物理机械防治措施,不断改进施药方法和工具,研究推广隐蔽施药和替代用药技术等,把环境污染减少到最低限度。因此,化学防治与其他防治方法的协调是最重要的。

4结语

园林植物害虫防治是一项长期繁重的养护管理工作,是绿化成败的关键之一。我们相信,随着害虫综合治理理论的不断完善,随着害虫防治技术和方法不断创新和发展,只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综合地运用各种新技术、新方法,从不同的层面和视角不断探索、研究和实践,就一定会使园林植物病害虫防治工作逐步完善,并越来越符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热点文章
·解读叶斑病与炭疽病的区别(附防治
·这种长相像蝎子的小虫子,危害起来
·树干上长青苔?别急,教你一招防治
·海棠枝叶上爬满密密麻麻的蚜虫?教
·柳树叶上圆球状凸起是什么造成的呢
·公司简介
·杂草分类
·瓢虫哪些有害?哪些有益?
·叶斑病与叶枯病病害症状要分清,防
·黄杨常见病害辨别与防治
·红枫常见病虫害有哪些?
·联系我们
·植物叶片遍布黑色霉斑,注意防治!
·园林中“三埋两踩一提苗”指的是什
·企业文化
·松树上长黄色瘤子?原来是它惹的祸
·诚邀合作伙伴
·草坪里长蘑菇?这几点你注意了吗?
·雪松常见病虫害有哪些?
·桂花如何安全越冬?防冻措施需掌握
淇林简介  |  企业文化  |  营销网络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网站运营:河南淇林园林技术有限公司 地址:郑州市国基路7号花园SOHO3A栋18层 电话:0371-60306782 0371-60306783 400-0196-114 邮箱:qilinxinzhibao@163.com
任何抄袭、仿造、镜像本站将视为侵权行为,本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我们保留通过法律手段追究的权利
版权所有 www.51zhibao.com Copy Right©2010-2012 备案编号: 豫ICP备10207569号
部分内容转载于网络,若有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
技术支持:网晟营销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