蔗扁蛾Opogona sacchari(Bojer):鳞翅目(Lepidopterra) 辉蛾科(Hieroxestidae) 扁蛾属(Opogona) 是世界性检疫性危险害虫。
国内分布 北京、广东、海南、福建、河南、新疆、四川、上海、江苏、浙江、江西
生物学特性 以幼虫越冬。翌年温度、湿度适宜时幼虫爬在花卉上为害,比较快在皮层内上下左右蛀食,有时也蛀入木质部表皮。老熟幼虫吐丝结茧化蛹;羽化前蛹顶破丝茧和树表皮,蛹体一半外露。成虫羽化后,外露的蛹壳经久不落。成虫多在傍晚到午夜活动,白天基本不动。成虫有补充营养和趋糖的习性,趋光性不强。幼虫孵化后吐丝下垂,很快钻入树皮内为害,很少暴露在寄主之外。
形态鉴定
成虫 前翅深棕色,中室端部和后缘各有一黑色斑点。前翅后缘有毛束,停息时毛束翘起如鸡尾状。后翅黄褐色,后缘有长毛。后足胫节狭长,超出翅端部,上有2对距,中距长而端距稍短,中距的内距极长,约为胫节长的2/3。
幼虫 头红褐色,前胸盾片和气门片暗红褐色,周缘色淡。3对胸足均发达,跗爪延长且基部具双叶突。胸部和腹部各背面均有4个毛片,矩形,前2后2排成两排,各节侧面分别有4个小毛片。第10节的一对臀足则趾钩呈单横带排列,仅20来根且小刺仅限于前缘处。
防治方法 加强检疫,各代卵的孵化期喷药1-2次,可用20%喹硫磷乳油1500倍,或50%杀螟松乳油1000倍喷洒茎杆。用“根除净”灌根,施药方便、效果好、持效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