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牛是危害林木、果树的主要钻蛀性害虫。目前,我国已知天牛种类2300种,它们对几乎所有的乔木都有不同的程度的危害。如传播松材线虫的松墨天牛。危害杨、柳、榆树的光肩星天牛,黄斑星天牛、桑天牛等,而危害杨树的天牛就多害15种,在河南地区危害杨树的主要是光肩星天牛和黄斑星天牛,该虫危害严重,隐蔽性强,防治难度大,该虫一生有95%的时间是在树干内部度过的,仅有5%的时间出现在树外,幼虫长期在树干内隐蔽生活,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小,给防治工作带来极大困难,经常出现大片大片杨树因遭受天牛钻蛀而枯萎死亡,严重地威胁着林木的健康生长。
为了有效地控制杨树天牛的危害蔓延,普及综合防治技术,保护发展林业生产,现介绍几种杨树天牛防治办法,供广大林农在林业生产管理中借鉴使用。
一、化学药剂防治
危害较轻的中幼树可采用化学药剂防治。
1、集中连片危害的林子:要依据当地具体情况采用地面常量或超低量喷洒绿色威雷150—250倍液杀灭成虫。喷洒主要部位为树干和大侧枝,以微湿为宜。约在天牛成虫羽化始盛 期前(7月初左右)进行,药效可达40天左右。
2、喷药防治困难的林木:在害虫发生前或幼龄期,先在树干基部或靠近新鲜排粪空下方钻孔(4.5分钻头深度以达到木质部三分之一为准),然后将“蛀虫清”药瓶插头顶端截断后直接插入钻孔进行滴注即可。对于比较大的树体,可以在树干上呈均匀角度钻几个孔进行滴注(树的胸径小于10厘米的禁止使用。为施药方便,可用“根除蛀”灌根,效果好,持效期长。
3、依据天牛成虫有补充营养的生活习惯。可在成虫羽化盛期对寄主树冠喷洒40%氧化乐果乳油800—1000倍液,捕杀天牛成虫。
二、生物防治
保护和利用天敌,在林间悬挂鸟箱,招引啄木鸟等益虫来消灭天牛,应用寄生蜂和白僵菌等生物手段进行防治。同时,要积极开展花绒坚甲,肿腿蜂带菌等试验。此法适合于天牛口密度不高且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小地段的片林和防护林。
三、插毒签棉球防治
毒签是一种用磷化铝制作的5公分长的签子,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它对天牛等蛀干害虫毒杀效果非常好,而且操作简单易行,适宜于大面积推广。
1、插毒签的方法。做到先用锥子在虫孔处扎眼,再插签,后封泥,在固定和封闭毒签,增强药效。有条件的先修枝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注意留下签桩,不可将其掰折以备查。插签时要从上到下,虫孔一个不漏。并戴手套和口罩,注意安全,以防中毒。
2、棉球塞堵。可用40%氧化乐果原液浸湿棉球,塞入排粪孔内,将蛀孔用泥土全部封死,也能起到良好的毒杀作用。
四、人工捕杀防治
对于虫口密度低以及矮小树体,可采用人工捕杀的办法防治,在成虫羽化高峰期,组织发动群众进行人工捕杀天牛成虫,减少虫源,降低中口密度,发现天牛卵块及时进行灭杀。
五、诱饵树配置技术
1、配置方式及比例。诱饵树与造林树种无论是株间混交还是行间混交,均应均匀分散种植在林分中。经验表明,诱饵树与造林树种采取株间混交方式更为理想。诱饵树数量应占到总株数的5—10%。
2、诱饵树的管理。加强监测,注意掌握诱饵树上天牛发生动态,及时防治,控制天牛虫口密度。防治措施可采取插毒签、人工砸卵或药剂防治等。待天牛虫口密度高,危害严重时,应及时伐除诱饵树或进行截干等处理措施。
六、完善营林措施
完善营林措施,调整林种结构,通过调整树种结构来避免森林虫灾的发生,可遵循适地适树,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原则,营造不同形式的混交林,如刺槐与沙兰杨混交,泡桐与杨类混交等,或选择一些抗虫能力强的树种,进行现有林地的更新改造,来增强林木的自控能力,实现防病治虫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