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名:Lnurois fletcheri Lnoue 鳞翅目尺蛾科。
寄主及危害:主要有栓皮栎、栗、榉、梨、梅、桃、杏等树木,以幼虫蚕食栎类等植物叶片,大发生时常将树叶吃光。
形态特征:
成虫:雄蛾暗黄褐色,体长6.8--7.0mm,翅展20--25mm。触角栉齿状,与体等长。复眼黑色,圆形。前翅土黄色,外横线与内横线处有暗褐色斑点组成的波状纹1条,前、后翅中室外端各有1个椭圆形褐色斑点,后翅灰白色。雌蛾土黄色。翅退化,体长4--8mm。触角丝状,复眼黑色圆形。腹未生有一小撮黑色长毛丛。
卵:圆筒形,两端圆形,长0.75mm,宽0.5mm。表面光滑具光泽,初产时灰褐色,后变为灰白或灰色,孵化前为灰黑色。
幼虫:老熟幼虫体长19mm,头壳淡绿,体乳白色或肉红色。蛹 黄绿色,长6.3mm,宽2.5mm,尾端有2个小刺。茧土色,长7.1mm,宽4.4mm。
生物学特性:
一年发生一代,以蛹在树干周围表土层内越夏越冬。1月中旬开始羽化,2月上旬达羽化盛期,3 月下旬幼虫孵化,4月下旬老熟幼虫坠地入土化蛹,蛹期达9个月。雌蛾交尾后1--4天开始产卵,卵多产于树冠枝条上,很少产于树干或杂草上,每头雌蛾平均产卵79.5粒,最多达131粒,卵块呈带状。
防治措施:
1、叶面喷药。对栎园、疏林地,采用叶面喷洒2.5%敌杀死2500倍液(或快杀灵),防治栎粉舟蛾幼虫,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
2、施放烟剂。对郁闭度0.6以上的林分,采用林丹烟剂(或敌马烟剂)防治,每hm2用药15Kg,于无风的早晨或傍晚放烟,防治幼虫效果可达80%以上,但要注意预防火灾发生。
3、灯光诱杀。于7--8月份成虫发生期,用400瓦黑光灯或200瓦水银灯诱杀成虫,每晚可捕杀千头以上,多者上万头。
4、人工防治。幼虫期组织人力,利用幼虫遇震动后而坠地的特点,震动树干,收集捕杀。
5、生物及仿生制剂防治。注意保护利用天敌资源,如捕食性天敌鸟类,步甲、螳螂等,各种寄生蜂、黑卵蜂、舟蛾赤眼蜂等。在幼虫期喷洒仿生制剂、病毒等,如25%灭幼脲Ⅲ号1000倍液,苏云金杆菌(BT)1000倍液,进行防治,也可取得满意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