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黄杨白粉病是我国北方各栽培区均常发生的一种病害。常引起叶色发白发黄,瘦弱,导致植株早衰,严重影响观赏价值。此外,月季、百日红、牡丹、葡萄、丁香等易感染发病。
症状:该病的白粉大多分布于大叶黄杨的叶正面,也有生长在叶背面的,单个病斑圆形、白色,多个病斑连接后不规则。将白粉层抹去时,发病部位呈黄色圆形斑。感病严重时病叶发生皱缩,病梢扭成畸型,植株矮小,落花落果直至死亡。
病原:大叶黄杨白粉病的病原菌为真菌门中的半知菌亚门的正木粉孢霉菌Oidium euoymi-japonicae引起,该病菌只产生菌丝体和分生孢子,未见闭囊壳。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落叶上越冬,靠风雨传播。种植过密、养护管理差,不及时修剪时发病较重。
防治措施:清除病叶、病残体集中烧毁。扦插繁殖时,插穗密度不要过大。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可用“净白”1000-1500倍液喷雾,发病较严重可隔2-3周重喷一次,也可喷施800-1500倍液粉锈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