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季病虫草害防治,这样施药事半功倍!
进入高温季节,园林植物上的病虫草害呈现重度发生趋势,使用化学药剂是园林养护单位最常用的防治手段,如何才能使药剂最大限度的发挥药效又能确保施药安全呢?本期和大家分享高温季节园林用药的一些关键技术。
1、在病虫草害发生初期及时用药
针对管理范围内的园林植物要安排专人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安排施药,避免错过最佳防治时机,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2、选择晴而无风的天气施药
雨天施药或施药后12小时内遇雨,药液易被雨水冲刷滑落导致药效大幅度降低。在刮风天气喷施药剂,不但无法将药剂喷施均匀,还容易引发药害。
3、避开高温时间段施药
(1)在高温时段施药,植株气孔关闭,不利于药液吸收;
(2)在高温时段施药,药液蒸发快,利用率降低,病虫草害的防治效果显著下降;
(3)在高温时段施药,水分蒸发快,药液浓度增大,容易产生药害;
(4)在高温时段施药,药剂挥发性强,极易增大施药人员中毒的风险。
建议园林养护单位一定要避开35度以上的高温时段用药,可以在下午四点以后施药,气温逐渐回落,气孔逐步开放,在喷药后,药液更容易向植株组织渗透,此时植株的新陈代谢也较旺盛,更有利于药液吸收。
4、在土壤潮湿时施药
在土壤干旱情况下,使用除草剂药效很差,建议雨后晴天或提前一天浇水后再喷施除草剂,土壤潮湿有利于除草剂的吸收和药效的充分发挥。
5、切勿使用井水或污染水配药
在配制药剂时,切勿使用刚从井里中抽出来的水,一方面因为园林植物在高温天气下叶面温度升高,用过凉的井水配制出来的农药在喷施后易使植物受到刺激,气孔闭合,影响叶片吸收,降低药效。另一方面因为井水中含钙、镁等矿物质较多,与药液易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沉淀物,降低药效。
污染水中的杂质会堵塞喷头,还会破坏药液的稳定性。同时,污染水里的一些成分也会与药液发生化学反应,降低药效。
6、对药剂进行二次稀释
二次稀释即先用少量水或稀释载体将农药配制成母液,然后再加水稀释至所需要的浓度,二次稀释有利于准确用药、提升药效、减少施药人员中毒的危险。
7、掌握合理施药浓度
大多数药剂的药效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所以高温季节用药时应注意减少药液的用量,尤其是激素类的药剂,用药量加重极易导致药害的发生;建议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结合园林植物耐药性、生长势和病虫草害的危害程度进行综合判断,避免施药浓度过大导致药害的发生。
8、合理用药,减少或延缓抗性发展
长期使用同一类药剂或盲目加大用药量都会诱导病虫、杂草产生抗性,从而大幅度降低防治效果。
抗性治理对策:
(1)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避免连续使用同一类药剂,减少抗性发展。
(2)混配使用:将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混配使用,不但可以提升防治效果,还能延缓抗性发展。
9、选择雾化效果好的施药器械
使用雾化效果好的施药器械可以减少药液的浪费,使用背负式喷雾器喷施除草剂效果最佳,不建议使用打药车喷施选择性除草剂。
10、掌握好喷药距离
一般来说,背负式电动喷雾器的喷头要和靶标保持在30-50厘米的距离,机动喷雾机则要保持在1米左右的距离,根据喷雾器及其喷头的性能,摆动喷头让药雾飘落在靶标上,药效会更好。
高温季节使用除草剂关键技术
(1)喷施除草剂一定要均匀,不重喷漏喷,大小草区别对待。
(2)如果草坪中杂草草龄较大,木质化程度较高,建议先修剪,待修剪后2-3天杂草新发嫩芽时再用药效果好。
(3)苗木、绿篱除草时,注意压低喷头,避开苗木的心叶部位。
(4)麦冬、花海等草本植物用药时,一定要先了解植株长势,生长健壮的植株才能正常用药,否则易出现药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