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路边常成见到一种叶片上长着小绒毛的野草,成团成簇的长在一起,这种小草名为簇生卷耳,是园林绿地中常见的越年生阔叶杂草!
【1】簇生卷耳的识别:
高15-30厘米,茎单生或丛生,近直立,被白色短柔毛和腺毛,叶片卵形、狭卵状长圆形或披针形,顶端急尖或钝尖,两面均被短柔毛,边缘具缘毛。聚伞花序顶生;花白色,倒卵状长圆形;蒴果圆柱形;种子褐色,具瘤状凸起。
【2】簇生卷耳的发生规律:
簇生卷耳为典型的越年生杂草,一般在每年的10月份发芽出苗,一直到次年的 3 月份见花, 5 月份种子渐次成熟,经夏季休眠后再次萌发。
【3】簇生卷耳的防除难点:
一方面簇生卷耳是每年的10-11月份萌发,此时气温较低,且已经过了除草的高峰期,养护朋友往往不会重视,一直到第二年春季,杂草在这段时间内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植株体量,往往到了3、4月份的时候植株已经很大了,防除难度加大。
另一方面簇生卷耳叶片上长了一层小绒毛,使得打除草剂的时候药液难以渗透,叶片难吸收,导致药效不佳。
【4】簇生卷耳的防除技巧:
1、掌握“除早除小”:可掌握冬前出苗期趁杂草幼嫩时及时采用人工措施或化学措施(如淇林圆消)尽早除去,可减少来年的除草压力!如若冬前未采取措施在次年早春时节可采用先杀后封的方法将已出土的杂草除去后再使用土壤封闭剂进行处理,减少后续杂草萌发量。
2、打药时使用助剂:针对簇生卷耳的生长特点在打药时可适当使用一些有机硅类助剂有利于药液渗透,提高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