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女贞或白蜡树上见到过这种枝条裹了一层“白霜”的现象吗?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这可不是化不掉的积雪,而是一种名为白蜡蚧的害虫在越冬!
【1】白蜡蚧识别特征:
雌成虫刚成熟时,胸部背面隆起,形似半边蚌壳,虫体背面淡红褐色,散生大小不等的淡黑色斑点,腹面黄绿色。雌成虫老熟时,体背急剧凸起呈半球形,体色暗褐光亮,不规则黑斑随之增大。
【2】危害和寄生:
危害特点:以成虫、若虫在寄主枝条上刺吸为害,造成树势衰弱,生长缓慢,甚至枝条枯死。常分散单个生活,雄幼虫则密集成群,固着在寄主枝条上生活,其所分泌的白色蜡质覆盖物极丰富,围绕树枝,似裹败絮。
寄主:白蜡蚧的主要寄主植物有女贞、小叶女贞、白蜡树、水蜡树、秦皮、漆树及槿等,都是我国南方常见树种。
【3】白蜡蚧发生规律:
该蚧一年发生1代,以受精雌成虫在枝条上越冬。翌年3月雌成虫虫体孕卵膨大,4月上旬开始产卵,卵期7天左右。初孵若虫在母体附近叶片上寄生,2龄后转移至枝条上为害,雄若虫固定后分泌大量白色蜡质物,覆盖虫体和枝条,严重时,整个枝条呈白色棒状。10月上旬雄成虫羽化,交配后死亡。受精雌成虫体逐渐长大,随着气温下降,陆续越冬。
【4】防治措施:
1、加强养护管理:加强虫情调查,及时修剪被害严重的虫枝并及时销毁。
2、保护和利用天敌:如花翅跳小蜂、食蚧蚜小蜂、瓢虫和捕食螨等。
3、药剂防治:若虫孵化期是防治此虫的最佳时期,可及时喷施淇林齐伐、罢蚧等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