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七分管,三分剪”!园林中对于弱树复壮,植物造型,查漏补缺,除病虫枝等,均离不开修剪,其中冬剪的作用更大,自树木落叶后至萌芽前均可进行!
【1】冬剪的目的:
冬季修剪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旨在通过对树木进行适当的修剪和调整,来解决光照问题、平衡树势、培养理想的树形和枝组、促进枝条快速生长、调节生长和开花结果的关系以及更新复壮、恢复树势。

【2】冬剪的常见手法:
1、短截:即把枝条的一部分剪去,其主要目的是刺激侧芽萌发,抽生新梢,增加枝条数量,多发叶多开花。
轻短截:剪去枝条的顶梢(枝条全长的1/5至1/4),常用于花、果树上强壮枝修剪,观赏花木中李属植物适当短截可以促发新枝,加大开花数量。
中短截:剪去枝条中部或中上部1/2-1/3的饱芽上方,主要用于某些植物弱枝复壮以及各种树木培养骨干枝。
重短截:剪至枝条全长的2/3至3/4,刺激作用大,剪后剪口下的弱芽可生长成1-2个旺盛的营养枝,下部可形成短枝,常用于老枝或弱树、老树的更新复壮。
极重短截:在枝条基部留1-2个瘪芽,其余全部剪去,紫薇常采用此方法。

2、疏枝:把枝条从基部全部剪除,主要用于疏去树冠内膛过密枝,调节枝条均匀分布,促使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疏剪对象为病虫枝、衰老下垂枝、竞争枝、徒长枝、根蘗枝等。

3、除蘖:即剪(剔)除树木主干、大枝伤口、主枝基部长出的嫩枝,在行道树(如法桐、紫薇)的整形修剪中常用。
【3】做到看树下剪:
1、看植物本身生长势:植物生长势强,可以重剪,植物生长势弱,只能轻剪。
2、看植物萌芽能力:萌芽能力强的,可以适度重剪,如月季;萌芽能力弱的,基本不要进行疏除,修剪也要轻剪。
3、看植物对光照敏感程度:喜光植物一般都比不喜欢强光的植物生长速度快,对不喜光植物的修剪越轻越好,尽量不要疏枝。
4、看顶端优势:顶端优势强,就需要保留中央领导干,顶端优势不集中,就可以修剪成球状、云片状造型。
5、看芽眼的饱满程度:芽眼越饱满,越要慎重进行中剪,即中短截,否则造成大量强势生长枝条,破坏造型。芽眼越秕,越要慎重重剪。空档大的地方中剪可以多用,少用疏枝。没有空挡的地方,可以适当进行疏枝,少用或不用中剪。需要造型的地方少用疏枝,可以多用中剪。不需要造型的地方可以疏枝和重剪,少用中剪。
6、看树龄:幼树不宜重剪,成年树为维护和延长树形而修剪,弱树多短截少疏枝,老龄树需要重剪进行更新复壮。

【4】不同植物的冬剪要点:
1、落叶乔木:通过修剪增加定干高度,保持优美树形,剪除徒长枝、下垂枝、病虫枝、重叠枝、衰弱枝、干死枝等。

2、常绿乔木:留好主枝和骨架枝,保持枝条分布均匀,萌枝能力弱的树种如广玉兰,尽量少用疏除的方法。

4、绿篱:采取规则式整形修剪,侧枝发达成枝力强,耐修剪,生长期一直采用规则修剪法,连年如此,导致绿篱不断增高,下部脱空。休眠期时,往往在即将萌芽时进行,下调20厘米至30厘米进行修剪,萌芽后很快出现效果,同时解决下部脱空现象。

5、开花苗木:对于春季开花苗木,休眠期只剪除细弱枝、枯枝、萌蘖枝,在花期结束后1周至2周内修剪,既不影响观花,又能促侧枝形成,增加翌年花量;对于夏秋开花苗木,则对枝条进行短剪,促使春季抽生出粗壮枝条;对冬季开花苗木(如腊梅),在花谢以后轮流短截花枝,促进腋芽萌发形成更多的新侧枝;对于多季节开花苗木(如月季),休眠期前将全部枝条在保持基本株形三股六杈的基础上,在外放枝条上进行重短截,弱枝病虫枝直接疏除,以促进萌发新枝壮枝。
6、草坪:冷季型草坪仍处于生长阶段,根据具体情况安排修剪,留草高度可以保留5-7cm;暖季型草坪非交播区域冬季修剪程度宜轻,利于防寒过冬,但要清除草坪上的杂草、落叶和杂物,预防冬季火灾的发生;交播区域如进行交播后第一次修剪高度保持4-5cm,促使其分蘖,加快成坪,如进行二次修剪,留茬高度可提高2-3cm,以便提高观赏效果。

【5】冬季修剪顺口溜:
修剪先远后近,先外后内,先大后小;矛盾要找准,思路要清晰;轻剪不是不剪,重剪不是大砍;大树要稳,小枝要细;不怕不会剪,就怕不观察;看懂树咋长,越剪越会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