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薇作为一种常见的观赏植物,因其花色艳丽、花期长久而备受喜爱。然而,紫薇在生长过程中常遇到一些病虫危害,其中白粉病和煤污病是两种较为常见的叶部病害!
【1】紫薇白粉病:
白粉病是紫薇最常见也是最高发的病状之一,发病初期,叶片上会出现白色小粉斑,随着病情发展,这些斑点逐渐扩大,形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褪色斑块,上面覆盖一层白色粉状霉层,后期,这层白色粉状霉层会变为灰色,导致叶片扭曲、畸形、枯萎,严重时整个植株都会死亡。
病害一般在4月开始发生,6月趋于严重,7-8月因为天气燥热而趋缓或停止,但9-10月又可能再度重发。雨季或相对湿度较高的条件下发生严重,偏施氮肥、植株栽植过密或通风、透光不良均有利于发病。
【2】紫薇煤污病:
紫薇煤污病主要侵害叶片和枝条,病害先是在叶片正面沿主脉侵染,后逐渐覆盖整个叶面。发病后,病株叶面布满黑色霉层,这些黑色粉状物会阻塞叶片气孔,妨碍正常的光合作用,导致植株生长衰弱,提早落叶。严重时,叶片表面、枝条甚至叶柄上都会布满黑色煤粉状物,影响紫薇的观赏价值。
紫薇长斑蚜和紫薇绒蚧排泄的黏液会为煤污病的病原菌提供营养,所以一般在这两种虫害发生后,煤污病都会大量发生。6月下旬至9月上旬是紫薇绒蚧及紫薇长斑蚜的危害盛期,此时的高温、高湿也有利于此病的发生,故春、秋季是紫薇煤污病的盛发期。
【3】常见解决措施:
1、园艺防治: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安排种植密度,及时修剪病枝和多余枝条,以利于通风、透光,从而增强树势,减少发病。
2、药剂防治:做好对长斑蚜、绒蚧的防治,秋冬季节及时使用清园剂(如淇林罢蚧)消灭越冬病源;对生长期遭受病害的植株,可使用淇林田钧+植大壮喷施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