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害虫是园林中春、秋两季危害较重的害虫种类,常见的如蛴螬、金针虫、地老虎等,本期就来识别金针虫的危害及防治要点!
【1】金针虫的成虫和幼虫:
金针虫的成虫是叩头虫,体长8-9毫米或14-18毫米,依种类而异。体黑或黑褐色,头部生有1对触角,胸部着生3对细长的足,前胸腹板具1个突起, 可纳入中胸腹板的沟穴中。头部能上下活动似叩头状,故俗称“叩头虫”。
幼虫体细长,25-30毫米,金黄或茶褐色,并有光泽,故名“金针虫”。身体生有同色细毛, 3对胸足大小相同。
【2】金针虫的危害特点:
一般金针虫成虫对植物危害极小,但幼虫危害很大,是主要的地下害虫,园林中主要危害害林木幼苗、草坪、花卉等各类植物。一般幼虫在土中为害新播种子,咬断幼苗,并能钻到根和茎内取食危害。
【3】金针虫的发生规律:
金针虫的生活史较长,需3-6年完成1代,其中尤其以幼虫期最长。幼虫老熟后在土内化蛹,羽化成虫有些种类即在原处越冬。次春 3、 4月成虫出土活动,交尾后产卵于土中。幼虫孵化后一直在土内活动取食,以春、秋两季危害较为严重。
【4】遇到金针虫类地下害虫该怎么防治?
1、秋冬深翻土壤:我们利用金针虫越冬的习性,最好在土壤上冻之前,对金针虫危害较重的地块进行深翻,冻死藏在土壤深处的金针虫,从而降低来年虫子的发生率。
2、药剂防治:遇到金针虫、蛴螬等各类地下害虫危害时可及时使用淇林迪虫菁或程伐撒施可高效防治!